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277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996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3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究复合绿茶干预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的差异有机酸代谢物,研究复合绿茶对小鼠有机酸代谢的影响。在高脂饮食型小鼠的基础上,将30只雄性KM小鼠分为高脂模型组、复合茶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进行1个月干预实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观察高脂饮食型小鼠的肝脏有机酸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121种;高浓度茶样处理组中存在DL-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S)-2-羟基丁酸、2-羟基-4-甲基戊酸、D-羟基丙酸等代谢物显著下调;低浓度茶样组中DL-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S)-2-羟基丁酸、糠醛等代谢物显著下调,羟基异己酸乙酯、咖啡酸N-油酰甘氨酸上调;其中,DL-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与糖异生作用有关,可能在肝细胞糖原的分解和体内血糖稳态的维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复合绿茶可通过调节高脂血症小鼠体内差异有机酸代谢物所对应的代谢通路(如糖酵解途径等),使其向正常状态转变,从而缓解高脂血症小鼠代谢紊乱的症状。  相似文献   
62.
苏丹裂谷盆地高酸值原油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苏丹Muglad盆地和Melut盆地原油环烷酸的组成与分布特征、高酸值原油脂肪酸组成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以及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该区原油的生油母质特A及原油成熟度;同时分析了原始母质及其沉积环境、有机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酸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作用是该区高酸值原油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3.
酱香型白酒一直以“酸高”著称,其所含酸类风味物质为有机酸,对白酒的风味有较大的贡献。以酱香型白酒7个轮次基酒及酒醅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色谱分析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酸类风味物质的构成,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酒醅微生物变化规律,并分析酸类风味物质与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酱香型白酒7轮次基酒中主要的酸类物质为乳酸和乙酸,酒醅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菌属有Acetobacter、Lactobacillus、Bacillus和Pichia等;相关性分析发现Pichia和Saccharomyces与乳酸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Pichia呈正相关,Saccharomyces呈负相关;Pediococcus与乙酸呈显著相关。该结果为酱香型白酒的酸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白酒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64.
为分析不同红枣原料酿制枣酒的差异性,以山西稷山板枣、壶瓶枣、骏枣等3种红枣为原料发酵生产红枣酒,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枣酒中的6种有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枣酒中的香气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种枣酒共检测到6种主要有机酸,乳酸是枣酒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酸,各有机酸在不同枣酒中存在差异,苹果酸仅在骏枣中有少量检出。共检测出以酯类为主的53种香气成分,其中稷山板枣酒33种、壶瓶枣酒40种、骏枣酒39种;辛酸乙酯、己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苯乙醇等22种成分是3种枣酒的共有香气成分。提取了2个主成分,有效解释了不同枣酒与各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红枣酒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制备聚合物冻胶用有机铬和有机铬铝交联剂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制备聚合物冻胶堵水调剂剂用的延缓作用有机铬交联剂的性能,合成了多种有机铬和有机铬铝交联剂,讨论了配方因素和操作条件的影响,考察了这些交联剂与HPAM(日本三菱公司的MO4000)形成冻胶的过程和冻胶强度(粘度)。成胶溶液中HAPM浓度4000mg/L,Cr^3 或Cr^3 Al^3 浓度1.5mmol/L,NaCl浓度8000mg/L,pH=6,室温成胶。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单配体体系中,乳酸铬的延缓交联效果优于丙酸铬;(2)在双配体体系中,乳酸/丙二酸铬的延缓交联成于乳酸/丙酸铬;(3)加入乙二醇的三配体体系乳酸/丙酸/乙酸铬可使交联时间延迟48小时以上;(4)Cr^3 ,Al^3 摩尔比范围适当的乳酸/丙二酸/乙酸铬铝具有良好的延迟交联作用,可在很宽的pH范围使用;(5)亚硝酸钠作为重铬酸钾还原剂的使用效果优于硫脲和亚硫酸钠,使用应过量;(6)有机酸,Cr理论摩尔比为3:1,实际摩尔比至少为4:1,计入调节pH的廉价酸如乙酸时至少为11:1;(7)加入草酸盐离子可防止生成的HPAM/Cr^3 冻胶发生失水收缩。  相似文献   
66.
<正>针对常规钻井液中高分子聚合物及固相颗粒引起近井地带储层损害的问题,Baker Hughes公司开发出一种保护碳酸盐岩储层的新型钻井液——无固相、无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胶束钻井液。该钻井液由有机酸(低黏、低腐蚀)、表面活性剂和内部破胶剂组成,典型配方为10.0%有机酸+2.0%表面活性剂+0.2%内部破  相似文献   
67.
安塞油田杏河长6 储集层中酸敏性矿物含量较高,敏感性分析为中等弱酸敏,长期以来一直禁忌酸化作业。在充分的室内研究基础上,实施有机酸酸化矿场试验并取得成功。证实了酸化技术在该储集层是可行的。从酸-岩反应机理和试验方法两方面分析了酸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的酸敏评价试验结果不能作为储集层能否进行酸化处理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68.
新疆产区的葡萄酒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而风味独特,但是糖高酸低的问题会影响葡萄酒口感结构的平衡,通过混菌发酵与酒泥陈酿结合的方式提高葡萄酒品质的同时可实现对酿酒“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混菌发酵后不同酵母酒泥陈酿及加入β-葡聚糖酶处理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7种有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发酵可提升葡萄酒中酒石酸、丙酮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的含量,而降低琥珀酸的含量;经酿酒酵母酒泥陈酿后,酒石酸、丙酮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增加;混菌酒泥陈酿后,酒石酸、乳酸、琥珀酸上升,丙酮酸、乙酸、柠檬酸下降,混菌发酵总酸含量可增加5.37%~13.02%,酒泥陈酿总酸含量可增加6.62%~12.53%,添加β-葡聚糖酶使葡萄酒有机酸含量增加3.84%~12.63%,综上,酒泥陈酿可以为葡萄酒带来更多的有机酸含量,可为改善新疆地区葡萄酒糖高酸低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9.
以向空白培养基中添加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柠檬酸)为锲入点,研究其对啤酒酵母生长代谢产琥珀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和酒石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对琥珀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对琥珀酸的代谢影响较大,而对α-酮戊二酸的代谢基本无影响;各有机酸的生成量分别为空白培养时的77.24%、85.92%、84.22%和71.01%.  相似文献   
70.
利用2株植物乳杆菌对刺梨果渣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的相关活性成分、有机酸含量,并评价两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2株菌株发酵后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发酵前;发酵后的总酚、类黄酮、单宁含量均低于发酵前,且单宁发酵后的下降趋势最大;发酵后的酵素液中含有草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乙酸,其中乳酸含量最高,且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