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77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史德亮  石巍  熊晖  樊鑫 《化工时刊》2001,15(12):22-25
制得了5-FU/EVAL混合药膜包膜体系,并对该体系中释放介质的pH值和极性对累积释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膜的微观结构的分析,讨论了影响的原因和方式。  相似文献   
42.
用途:β-环糊精硫酸酯是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研究室自主研发的肿瘤靶向包合材料,对肿瘤的新生血管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为对其进一步考察,本以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制备了-β-环糊精硫酸酯包合物,并进行了肿瘤靶向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43.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ncer-targeting and selective activity of antineoplastic agent [5-fluorouracil (5-FU)], a novel pH-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pullulan acetate/sulfonamide (PA/SDM) conjugate] was synthesized by a diafiltration method. Sulfonamide was grafted to the hydrophobicaUy modified pullulan acetate to enhance the pH sensitivity for better cancer-targeting delivery. 5-FU was loaded into the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by the same method. The drug-loaded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particle size, morphology and drug loading and release profile at various p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diameter of the self-assembled particles was approximately 100nm, with uniform size and good spherical morphology. The nanoparticles showed good stability at pH 7.4, which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normal body fluid, but shrank and aggregated below pH 6.8, which is close to the pH with tumors. The loading efficiency and concentration of released 5-FU was monitored at 269 nm on the UVN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lease profile was heavily pH-dependent around phvsiological pH, and the releas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under pH of 6.8.  相似文献   
44.
对妇科恶性肿瘤以及胃肠道严重肿瘤的化疗,一般首选氟尿嘧啶,临床上根据不同患 病情,可分别采取口服,静脉滴注或直接腔内注身人药方式,准确测定血液和组织中5-Fu的浓度,对药代学的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静脉滴注和腹腔注射5-Fu以后的血药浓度及腹腔液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藠头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该提取物与5-FU对抑制这两种癌细胞中的协同作用,探讨了该提取物对5-FU所致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并测定了药物对两种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和检测药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药物作用48h后,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单药组,并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联合用药且能明显拮抗5-FU所致体重降低、腹腔巨噬细胞功能降低及淋巴细胞活性降低等毒副作用。表明藠头提取物与5-FU联合使用能有明显提高5-FU抗肿瘤及降低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6.
5-氟尿嘧啶-1-基乙酸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扈靖  刘彦钦  韩士田 《化学试剂》2005,27(8):500-500,509
以氯乙酸和5-氟尿嘧啶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产率81%.产品纯度99.57%。  相似文献   
47.
《Planning》2019,(19):22-25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洛铂及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及同期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放化疗方案)和研究组(紫杉醇脂质体+洛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洛铂同期放化疗方案),每组各45例。于治疗结束后,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评估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两组鼻咽肿瘤、颈部淋巴结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口腔黏膜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等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洛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洛铂同期放化疗方案与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传统方案明显减少,耐受性更佳。  相似文献   
48.
《Planning》2019,(15):113-114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研究组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呼出气量占FVC的百分率(FEV_1/FVC%)],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反应蛋白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VC、FEV_1及FEV_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TNF-α、IL-6、超敏反应蛋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9.
《Planning》2015,(9):53-54
目的:探讨Ⅲ、Ⅳa期鼻咽癌经调强放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三种方案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其产生的副作用。方法:选取近2年来本院就诊的105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PF组、TP组以及DDP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三组患者在给予调强放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PF、TP和DDP同期化疗方案。结果:三组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随访5~37个月,平均(26±2)个月,三组在无瘤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Ⅲ~Ⅳ度粒细胞减少、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从Ⅲ、Ⅳa期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联合PF、TP、DDP三种方案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来看,调强放疗联合DDP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最好,PF方案疗效次之,对于此方案的长期临床疗效还需要观察比较再做定论。  相似文献   
50.
《Planning》2018,(4):511-516
目的:探讨天马颗粒剂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作用,并对其增殖抑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马颗粒剂(10~(-1)g·mL~(-1)、10~(-2)g·mL~(-1)、10~(-3)g·mL~(-1)及10~(-4)g·mL~(-1))处理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RPMI 1640培养液处理)及阳性对照组(以5-氟尿嘧啶处理)。观察SW480细胞的形态学动态变化,以MTT法检测各组SW480细胞的增殖情况,另以速率法检测各组SW480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比活性的变化情况。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免疫抑制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同时设立天马颗粒剂组(天马颗粒剂灌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及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8 d后采集肿瘤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各组移植瘤SW480细胞中Ki-67及PCN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天马颗粒剂质量浓度的增加,SW480细胞逐渐稀疏,散在生长,细胞变大,透明度差,颗粒增多;当天马颗粒剂质量浓度为10~(-4)g·mL~(-1)时,SW480细胞颜色加深,且部分细胞从瓶壁脱落,甚至部分细胞可见坏死崩解的碎片;实验组10~(-1)g·mL~(-1)、10~(-2)g·mL~(-1)、10~(-3)g·mL~(-1)及10~(-4)g·mL~(-1)的天马颗粒剂均可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随天马颗粒剂作用时间延长及质量浓度增大,SW480活细胞计数逐渐降低(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OD值逐渐降低,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10~(-1)g·mL~(-1)、10~(-2)g·mL~(-1)、10~(-3)g·mL~(-1)及10~(-4)g·mL~(-1)的天马颗粒剂均会使SW480细胞的AKP比活性升高,且以10~(-2)g·mL~(-1)时的AKP比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AKP比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及PCNA基因主要表达于SW480细胞的细胞核,天马颗粒剂组及阳性对照组Ki-67及PCNA基因阳性着色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其表达的面积均值及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马颗粒剂可显著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原因可能与其诱导SW480细胞成熟分化或抑制SW480细胞Ki-67及PCNA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