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41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由1998年长江洪水对淮河行蓄洪区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淮河行蓄洪区在防洪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人与水争地的矛盾,协调处理好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提出关于淮河行蓄洪区的具体建议:要吸取长江大水的教训,重新研究和修订沿淮河行蓄洪区规划,适当提高行蓄洪标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速度;依法管理蓄滞洪区,尽快制定蓄滞洪后的补偿政策和救助办法;团结抗洪,顾全大局,实施科学调度,合理运用行蓄洪区  相似文献   
3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论述淮河中游干流的治理.认为搞好防洪体系建设是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从全局、全过程来谋求治淮的整体效果.治淮战略要研究关系重大的、全局的、长远的方案和措施.还针对淮河干流防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蓄泄工程安排、行蓄洪区整治、城镇防洪及河道岸线利用等方面的建议和设想.最后建议抓紧制定长期性的战略规划,明确整治方向  相似文献   
33.
为合理分析淮河干流水沙的变化情况,本文基于王家坝水文站1984—2021年逐月降水量、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数据,分析王家坝站水沙变化特征。各系列多年平均特征值表明:输沙量不均匀系数最大,6—8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67.3%;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而径流主要集中在7—9月。在统计的分期年平均值中,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时段均值呈上下波动趋势,年输沙量和年含沙量时段均值呈减小趋势,来沙系数和输沙模数时段均值均呈减小趋势。由双累积曲线分析可以看出,径流量与输沙量关系比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密切。结果可为淮河流域的水沙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究提供依据,也可为该地区的河道整治和防汛抗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一、基本情况1998年国家批复《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开始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2001年上报了《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同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了复函。其主要内容为:(1)要加强对盐城丹顶鹤自然保  相似文献   
35.
江苏省农村水利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省份,洪涝灾害始终是心腹之患.建国以来,江苏省一直坚持大搞农村水利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旱涝保收田占基本农田的68%.为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2001年农村全面推行税费改革,用于农村水利的"两工"到2004年全部取消,农村水利投入主体、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等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成为全省农村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水利部门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6.
黄克清 《江苏水利》2011,(1):13-13,15
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湖泊镶嵌其间,淮河入江水道、入海水道、灌溉总渠、京杭运河等流域性河道贯穿境内,其1万km^2的国土面积,要直接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的来水,素有"洪水走廊"之称。  相似文献   
37.
1工程概况清安河排涝泵站位于楚州区境内淮河入海水道北堤外侧,在清安河穿堤涵洞(入海水道北堤)东侧约50m处,与清安河穿堤涵洞共同承担清安河排涝任务。当入海水道不行洪时,清安河通过穿堤涵洞进行自排;当入海水道行洪、穿堤涵洞封闭时,由清安河排涝泵站承担抽排任务。  相似文献   
38.
1 导引 淮河入海水道是我省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已在淮阴市境内试挖其防洪堤的标准为一、二级(南堤级、北堤二级) 堤身的施筑,其干密度要求达到规范标准(百分之百达1.5t/m~3以上)。根据试挖段的情况,该段堤身的施筑土料要求5-1类土(粘土)、1~2类土(砂壤土),目前土料的天然含水率不等,均在16%~29%之间。针对不同的土料、不同的含水量,机械碾压遍数多少时堤身可以达到规定的干密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控制好堤身的质量,首先应明确控制上堤土料的含水量以及最优含水量,机械碾压遍数为多少时  相似文献   
39.
刘福田 《治淮》1999,(10):10-11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理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摒弃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经济繁荣的传统发展道路,鲜明地坚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其内涵体现在时空域内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条件下,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是淮干防洪的难点,也是淮河流域最贫苦的地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初步探讨行蓄洪区防洪减灾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0.
林怡然 《治淮》1993,(12):33-34
建国后历次的洪水表明,淮河干流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洪水位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或者说在同一水位,流量不断减少。1991年大水后,治淮的18项大型工程将陆续上马,治淮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维持和恢复淮河的泄量。通过近年淮河工作实践和实地查勘,笔者对淮河泄量的维持和恢复,谈以下两点认识: 一、淮河干流河道两堤堤距宽窄要适度,蚌埠至小柳巷河段两堤间泄量趋向改善;南照集以上河道较宽,明显淤积。近年我们对淮河干流涡河口以下河段进行泄量分析计算。采用的是80年代实测河道横断面图,参照50年代以来几次较大洪水,多次验证河道主槽和滩地的糙率,与这次分析验证的糙率,基本上是接近的。即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