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41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65-66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近日喜获2006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是当前治淮单项工程获得的最高荣誉。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是淮河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程。为进一步了解淮河八海水道工程获“鲁班奖”对治淮及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艾,我们走访了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市场监管处副处长赵东晓。  相似文献   
72.
钱敏 《治淮》2006,(5):11-13
2003年淮河大水后,党和国家把淮河治理作为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07年基本建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两年多来,在水利部和流域四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委与四省水利部门团结协作,掀起了新一轮治淮高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快治淮建设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73.
潘正丰  马建房 《治淮》2006,(6):24-25
安徽省氵蒙洼防汛交通桥工程(以下简称氵蒙洼桥)及王家坝闸除险加固工程(以下简称王家坝闸)由安徽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组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设计院抽调水工、施工、概算等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建管局(处),通过氵蒙洼桥和王家坝闸两个工程的建管,设计院建管经验从无到有,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懂工程建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提高了设计院的知名度和在全省的影响力。下面浅谈几点设计院参加工程建管的体会。一、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事业空间2002年,安徽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工程建管工作对设计院而言,没有什么直接经济效益,同时…  相似文献   
74.
钱敏 《治淮》2006,(11):3-4
经过五年精心建设,千里淮河又矗立起一座治淮丰碑——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了!从此改变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昭示着沿淮人民的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变成现实。这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治淮高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加快治淮建设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75.
张浩 《治淮》2006,(8):34-35
王家坝闸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城东南约27km的王家坝镇,漾洼圈堤的漾堤和淮堤的交界处,系淮河干流漾洼蓄洪区的进洪控制工程,被誉为“淮河第一闸”。工程2003年9月进行除险加固,于2005年5月基本完工。闸室共13孔,每孔净宽8.0m,闸墩厚1.0m,闸室总宽118.0m,顺水流向长12.0m。底板为筏式结构,顶高程24.46m(废黄河高程系,下同),设计水位29.30m,设计最大进洪流量为1626m^3/s。王家坝闸加固完成后,经过2005年汛期高水位的考验,并进行现场观测,工程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将通过对测压管的观测资料的分析,对王家坝闸的渗流稳定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6.
戴静 《中国水利》2006,(10):71-71
河海大学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一举拿下7个奖项。其中刘汉龙教授领衔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高坝与深埋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研究”获一等奖,何秀凤教授主持的“高边坡远程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王沛芳副教授主持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建设研究和实践”获二等奖,徐立中教授等完成的“新型光电编码器及蒸发、降水、水位的高精度测量和遥测站设备”、彭宣茂教授等完成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深淤土段筑堤关键技术研究”、吴宗法教授等完成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移民实践与研究”以及王志坚教授参与的“淮安市防汛防旱信息支撑平台研究与实践”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7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山东考察时又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些重要观点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文化兴盛与民族强盛的关系,切实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准确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科学对待民族文化传  相似文献   
78.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62-65
这是目前治淮单项工程获得的最高荣誉 评审专家认为:“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理念.是当代水利建设工程的杰出代表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9.
石英杰 《治淮》2007,(5):12-13
2006年7月,受梅雨期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里下河和淮河下游洪泽湖周边地区继1991年、2003年之后,再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涝情,局部地区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安徽两省省委、省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当地抽排涝水,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80.
地处淮河上中游河南省最低处的固始县三河尖乡蚌山村原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偏僻乡村,村里缺路少桥,村民出行只能靠摆渡。如今,随着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的顺利竣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5月15日,记者再次走进蚌山村,发现不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