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514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9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2篇
冶金工业   103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无烟煤配煤-炭化技术生产造气用焦化型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化肥、机械、冶金、建材等行业采用的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大多数使用无烟块煤或焦炭为原料,年需求量约5000万t,缺口约达1000万t。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块煤的比例越来越低,供求矛盾更趋紧张,而大量的粉煤却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及堆放污染。因此,粉  相似文献   
103.
《煤化工》2005,33(2):52-52
2005年3月下旬,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继开发成功4.3m捣固焦炉并在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建设了100余座40万t/a-140万t/a焦炭的4.3m捣固焦炉装置后,又进行了炭化室增高试验(将炭化室高度由4.3m增高到5.5m)并获得成功。5.5m捣固焦炉同时具有双联火道、废气循环、下喷、复热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根据生产规模确定炉组和孔数。  相似文献   
104.
一、前言大多数炭和石墨制品的制造都来自石油或煤热解形成的复杂的前驱体。石油和煤残渣中芳烃和杂环芳烃组分被认为是形成炭和石墨的主要组成部分。炭化过程非常复杂,已知包括各种各样并发和连续化学反应。我们通过对单个芳烃化物的研究,已经对炭化过程的机理取得许多认识。本报告将详细综述对选定的在石墨化行为中极有代表性的芳烃进行研究的结果,将热化学反应产  相似文献   
105.
106.
COPNA树脂—炭素与有机物的中间领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一、炭素与有机物的中间领域五、六十年代,有关炭化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石墨化过程。之后,随着针状焦和碳纤维的出现,炭化研究又转移到调制它们的原料中间相沥青上,也就是从室温到500℃温度范围的低温炭化过程。对于上述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7.
108.
《现代纺织技术》2005,13(2):31-31
a)织物进机印烘房时,要求平挺,不折皱,否则易造成炭化不匀,类似染色色花疵病。b)炭化后织物及时抖松,透风,使热量迅速散离,以防残留酸热蚀而造成强力下降等不能修补的疵点。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材料烧蚀实验发动机的特点以及烧蚀率和炭化层的表征及测量方法。在分析炭化层多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获得了由电镜照片处理得到特征面孔隙率的经验阈值,推导获得了由面孔隙率向体孔隙率转化的修正系数,从而给出了绝热材料烧蚀炭化层微区孔隙率的处理方法,为烧蚀机理分析和烧蚀模型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0.
正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石墨烯柔性散热体领域今年已取得两项重大进展。日前,该所系统研究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演变机制,并获得高性能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此前他们还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相关团队成功研制出高导热石墨烯/碳纤维柔性复合薄膜。将纳米石墨烯宏观组装形成薄膜材料,同时保持其纳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