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250篇
化学工业   1773篇
金属工艺   296篇
机械仪表   128篇
建筑科学   206篇
矿业工程   238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5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1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1篇
冶金工业   22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高质量薄层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突破了高质量石墨烯的层间催化解离制备、电化学插层解离制备、高密度三维石墨烯及层数可控石墨烯制备等技术,已申请相关专利20余项,获得授权5项。  相似文献   
82.
靳元勋  霍地  孙旭东 《化工进展》2021,40(Z2):309-314
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为配合剂,以简易的液相法合成出微纳米纤维状Al和Al-Zr前体,煅烧处理制备了棒状α-Al2O3和Al2O3-ZrO2复合陶瓷粉体。同时研究了DPTA∶Al3+质量比、反应温度与时间对陶瓷粉体形态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高的DTPA∶Al3+质量比以及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利于制备高长径比的纤维棒状Al和Al-Zr配合物前体。合成纳米纤维状α-Al2O3和Al2O3-ZrO2前体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5h,DTPA∶Al3+比例为1.2∶1。相应地,该前体煅烧后可以制备出棒状α-Al2O3和Al2O3-ZrO2复合陶瓷粉体。  相似文献   
8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覆了一层金属镍,将镀镍后的碳纤维与羰基铁粉混合制备吸波涂层。并对吸波涂层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所用碳纤维是低温处理的聚丙烯腈基短切碳纤维,含碳量大于96%,平均直径为7μm,截面形状为近似圆形。长度为3mm,密度为1.74g/cm^3。短切碳纤维的所用羰基铁粉粉体Fe的含量≥97%,其平均粒度为4.5μm,粒径范围为1.5~7.0μm,分布不均匀,有效磁导率(μ)≥2.85。  相似文献   
84.
采用共沉淀工艺方法制备SiC/YAG陶瓷复合粉体,分析pH值和洗涤剂对共沉淀浆料及复合陶瓷粉体分散性的影响,对比添加剂(Al2O3+Y2O3)和复合陶瓷粉体SiC/(Al2O3+Y2O3)在加热过程中YAG相的形成过程.得出制备该复合陶瓷粉体的溶胶体系适宜pH值为10左右,采用无水乙醇水洗;复合陶瓷粉体在加热过程中YAG相的形成是一个由Y4l2O9→YAlO3→YAG过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5.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oCu复合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铜和二钼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MoCu复合粉体,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溶液pH值,添加剂等对纳米粒子形貌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热处理的钼铜氧化物通过氢气还原之后可以得到粒径小于60nm的纳米MoCu复合粉体;溶液中添加剂的用量影响微粒的粒径,当添加剂用量K为0.5时,能得到尺寸较小,粒度均匀的纳米粉体;不同酸度条件下所得粉体的粒径各不相同,当pH值在1~4之间变化时粒径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pH值取1较合适。  相似文献   
86.
超细CeO2粉体的制备及其紫外线吸收性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通过添加NH4NO3和(NH4)2CO4两种不同的试剂制备了超细Ce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BET和激光散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灼烧温度下粉体粒径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粉体粒径对紫外线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和(NH4)2CO4作为添加剂可以制得一次粒径在10~100 nm的纳米粉体,团聚粒径在200~300 nm分散性好的超细CeO2粉体.X射线衍射和BET测得的一次粒径随灼烧温度升高呈明显增大的趋势,激光散射测得的团聚粒径随灼烧温度变化不明显.CeO2粉体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粉体一次粒径大小对光的吸收效果有明显影响,粒径小,紫外线吸收效果好,可见光穿透性强,粒径增大,粉体将失去紫外线吸收效果,紫外吸收受粉体的团聚粒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7.
利用包覆法,首先通过将AlN粉体均匀分散到硼酸(H3BO3)和尿素(CO(NH2)2)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出与硼酸和尿素均匀混合的AlN粉体.然后在氮气氛下,经过氮化处理来制备BN-AlN的复合粉体.DTA/TG分析显示,氮化反应从800 ℃开始,到1100 ℃时结束.XRD和TEM分析发现,复合粉体是由非晶态的BN均匀包覆AlN的复合颗粒组成.  相似文献   
88.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分析,首次采用快速高强度机械混合液相沉淀法技术制备了小粒径(平均2nm)无定型氢氧化铝纳米粉体。经1250℃焙烧,获得α相纳米氧化铝。在制备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混合强度和反应液浓度可加强浆料过滤性,从而大大节省时间,得到小粒径高温相纳米氧化铝粉体。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水热合成刚玉微粉和电熔刚玉微粉粉体性能和烧结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水热合成刚玉微粉在化学成分、晶体形态、粒度分布、磨削性能和烧结性能等指标上优于电熔刚玉.  相似文献   
90.
《中国粉体技术》2017,(3):50-56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在水介质中采用滑石研磨和滑石与TiO_2共混研磨方式制备滑石-TiO_2复合粉体,探讨影响复合粉体颜料性能的工艺因素,表征复合粉体的颜料性能与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滑石的颗粒粒径随研磨强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再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可满足与TiO_2复合的基体要求;滑石-TiO_2复合粉体表面滑石颗粒紧密包覆TiO_2颗粒层,具有与钛白粉相似的颜料性能;TiO_2质量分数为70%的滑石-TiO_2复合粉体的遮盖力为10.45 g/m~2,TiO_2质量分数为66%的复合粉体的遮盖力为12.50 g/m~2,2种复合粉体的遮盖力分别达到金红石型TiO_2的105.26%和88%;滑石-TiO_2复合粉体紫外线屏蔽性能与金红石钛白粉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