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1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布加综合征(BCS)病理类型复杂,治疗时下腔静脉与肝静脉要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颇。由于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并以其创伤小、效果可靠,相对安全,应用越益广泛。但是,介入治疗BCS技术上仍有其局限性,外科医师尤其是血管外科医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灵活应用介入与手术技能,并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科学、合理、实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下腔静脉CO 2 -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碘剂和CO 2 两种对比剂下腔静脉造影结果。方法已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准备行滤器植入患者25例;所有病例在滤器植入前均采用经颈静脉或股静脉入路行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碘剂和CO 2 -DS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下腔静脉CO 2 -DSA及碘剂造影均获得成功。下腔静脉造影图像质量:采用CO 2 -DSA方法,14例优,11例良;采用碘剂-DSA方法,18例优,7例良。两种造影方法未发现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及腔静脉变异病例。下腔静脉直径测量:CO 2 -DSA为(20.01±0.83)mm;碘剂-DSA为(20.15±0.92)mm,(P=0.00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CO 2 -DSA的安全性:25例患者仅1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但血压、心率等指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下腔静脉CO 2 -DSA是可行的、安全的;下腔静脉CO 2 -DSA与碘剂比较在腔静脉直径测量上虽有统计学意义,但不会影响临床滤器的安全植入;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设计可回收内支架以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型Budd-Chiari 综合征(BCS)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下腔静脉合并血栓型BCS病变特点,设计可回收内支架.4例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型BCS,行钝性破膜小球囊预扩张后置入可回收内支架压迫血栓,再使用大球囊充分扩张闭塞段,完全开通闭塞的下腔静脉.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待血栓消失后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将可回收内支架取出.其中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合并血栓者同时在原闭塞段置入"Z"型支架,术后彩超随访.结果 4例患者成功介入治疗,血栓短期内消失,可回收内支架顺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钝性开通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96例患者中下腔静脉膜性闭塞6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33例,其中15例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透视下,使用开通导丝开通闭塞段下腔静脉.结果 96例技术操作全部成功,下腔静脉开通率100%,未出现心脏压塞、下腔静脉破裂、胸腔出血、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钝性破膜开通下腔静脉闭塞段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7.
《Planning》2019,(4)
目的分析抗凝、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62例DV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取抗凝、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对照组行抗凝、系统溶栓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健患肢周径差变化,并比较两组一般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0.4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溶栓治疗时间及尿激酶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栓塞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0.29%)(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9.57%)低于对照组(25.00%)(P<0.05);观察组未见导管、滤器置入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抗凝、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DVT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少健患肢周径差、住院时间、溶栓治疗时间及尿激酶用量,同时降低患者肺栓塞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