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01篇 |
免费 | 1205篇 |
国内免费 | 87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7篇 |
综合类 | 1152篇 |
化学工业 | 3125篇 |
金属工艺 | 487篇 |
机械仪表 | 766篇 |
建筑科学 | 1063篇 |
矿业工程 | 1029篇 |
能源动力 | 599篇 |
轻工业 | 93篇 |
水利工程 | 105篇 |
石油天然气 | 21206篇 |
武器工业 | 38篇 |
无线电 | 1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38篇 |
冶金工业 | 286篇 |
原子能技术 | 34篇 |
自动化技术 | 2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0篇 |
2024年 | 501篇 |
2023年 | 798篇 |
2022年 | 935篇 |
2021年 | 1157篇 |
2020年 | 968篇 |
2019年 | 674篇 |
2018年 | 343篇 |
2017年 | 423篇 |
2016年 | 622篇 |
2015年 | 793篇 |
2014年 | 1754篇 |
2013年 | 1570篇 |
2012年 | 1583篇 |
2011年 | 1264篇 |
2010年 | 1054篇 |
2009年 | 1162篇 |
2008年 | 1254篇 |
2007年 | 1061篇 |
2006年 | 1206篇 |
2005年 | 1288篇 |
2004年 | 1237篇 |
2003年 | 1266篇 |
2002年 | 999篇 |
2001年 | 891篇 |
2000年 | 868篇 |
1999年 | 692篇 |
1998年 | 758篇 |
1997年 | 632篇 |
1996年 | 605篇 |
1995年 | 531篇 |
1994年 | 417篇 |
1993年 | 289篇 |
1992年 | 310篇 |
1991年 | 270篇 |
1990年 | 301篇 |
1989年 | 23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是油气地震勘探工程中的关键工序。传统野外勘探任务采用有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设备相对笨重,布放设备时人力资源消耗大,排列故障对施工效率影响很大。新推出的节点设备可利用Wi Fi无缆部署,但由于Wi Fi技术覆盖范围小,且频率资源为公用频段,干扰不可控,只能满足小范围、少量节点的数据传输。而传统4G技术上行数十兆速率也无法满足石油勘探领域数字地震仪的数据传输要求。本研究采用5G实现野外智能节点油气勘探,从而以技术演进驱动生产效率提升,让地震采集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相似文献
93.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管道的防腐问题是最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其防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此来确保其防腐效果,满足油气储运管道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4.
在我国油气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管理工作相适应,所以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必须不断优化,将其与新兴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标准相融合,以保障评估体系可满足油气管道管理工作要求,本文就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技术展开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95.
针对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层遇水易发生盐溶后重结晶,致使地层及井筒盐堵、储层物性变差、套管损害等问题,首次在盐间页岩油层开展无水的CO2干法压裂工艺先导试验。通过微地震监测-焖井-放喷试油的现场跟踪分析与评价,认为CO2干法压裂在盐间页岩油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CO2注入地层后萃取降粘作用明显,产出原油性质变好,流动性增强,但随着生产的进行存在重质组份增加与流动性变差的风险。研究为盐间页岩油藏提高单井产量、实现有效动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
刘勇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2,(6):7-9
页岩孔隙度测量方法有许多种,通过分析页岩测量的误差来源,针对氦气法测量页岩孔隙度提出一种改进方法。研究发现,测量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可推断极限时间下孔隙压力,从而测算出实际的孔隙体积。结合平行样品对比,该方法测量平行样品的孔隙度值较为接近,且较常规氦气法测定值高25%左右,更接近孔隙体积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在页岩油勘探开发初级阶段,对“甜点”储层发育区的认识以及预测是储层改造和水平井钻探成功的关键,能够有效加快非常规资源的利用。饶阳凹陷页岩油作为华北油田储量重点接替领域,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处于勘探开发初级阶段,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对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页岩油烃源岩及“甜点区”进行录井评价研究,对烃源岩指标进行归类统计,结合烃源岩评价成果对“甜点区”录井资料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对页岩油“甜点区”进行预测,最终深化了对页岩油勘探“甜点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项勘探建议,在圈闭目标发现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