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42篇
  免费   5394篇
  国内免费   2918篇
电工技术   119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4387篇
化学工业   4005篇
金属工艺   15118篇
机械仪表   2908篇
建筑科学   13278篇
矿业工程   1026篇
能源动力   1010篇
轻工业   3693篇
水利工程   688篇
石油天然气   1738篇
武器工业   325篇
无线电   8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45篇
冶金工业   11622篇
原子能技术   473篇
自动化技术   1100篇
  2025年   36篇
  2024年   772篇
  2023年   827篇
  2022年   1618篇
  2021年   1839篇
  2020年   1901篇
  2019年   1540篇
  2018年   1273篇
  2017年   1923篇
  2016年   2017篇
  2015年   2251篇
  2014年   3837篇
  2013年   3482篇
  2012年   4532篇
  2011年   5108篇
  2010年   3798篇
  2009年   3968篇
  2008年   3153篇
  2007年   4020篇
  2006年   3538篇
  2005年   2953篇
  2004年   2492篇
  2003年   2113篇
  2002年   1865篇
  2001年   1535篇
  2000年   1333篇
  1999年   1072篇
  1998年   862篇
  1997年   796篇
  1996年   668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现场常见的板形翘曲缺陷,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对因材料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而导致带钢翘曲变形的现象及过程进行了解析研究,通过建立和求解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推导获得带钢翘曲度大小和不均匀纵向延伸的关系.在选择通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基于辛弹性力学方法的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差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最后,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带钢翘曲变形模型,研究了C翘向L翘的转化现象,建立了C翘转化为L翘的力学模型,获得其转化关系公式,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现场取样进行电镜观察检测,研究了管线钢精炼过程中钢中大尺寸CaO和CaS复合夹杂物形貌、尺寸和成分,并结合钢液中Ca-O和Ca-S平衡曲线、CaO和CaS热力学分析,对其形成机理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夹杂物可能是由于钙处理时喂入了过量硅钙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3.
要利用VOD冶炼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脱碳脱氮模型,研究了在吹氧脱碳阶段氧气利用率以及脱氮能力与初始碳含量的关系,分析了自由脱碳阶段的VOD脱碳和脱氮能力,并讨论了停氧后碳含量对脱碳以及温度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为VOD冶炼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合理脱碳脱氮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4.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水洁净度,通过分析T[O]含量和夹杂物含量的变化研究了钢水镇静(静置)时间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中间包钢液中T[O]含量和夹杂物数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在30min到40min的镇静时间区间里,中间包内钢液试样T[O]含量基本稳定,所分析炉次中只有4.76%炉次T[O]超过30×10-4%.在该厂现行工艺条件下,镇静时间在30 min到40 min的时段内的钢液洁净度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5.
对轴承钢热轧板中的夹杂物以及浇铸过程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上的结瘤物进行了电镜检测.发现轧板试样中夹杂物类型主要是TiN、MgO·Al2O3和MnS以及少量的CaS,尺寸大多在20μm以内,除此之外,还观察到一些大尺寸MgO·Al2O3和Al2O3夹杂物及其伴生的裂纹.通过对水口结瘤物的检验分析,发现结瘤物主要以MgO·Al2O3尖晶石类夹杂物为主,还有少量的MgO-Al2O3-CaO系夹杂物,此外还含有部分凝钢.结瘤物成分与钢水中氧化物夹杂一致,因此推测水口结瘤产生原因为钢液中的固态氧化物夹杂在浇注过程中在水口上的聚集沉淀,轧板中大尺寸夹杂可能是由水口结瘤物剥落造成.  相似文献   
106.
为了使应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的加热炉达到高效节能、低污染物特别是低NOx排放的目的,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加热炉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并运用冶金反应工程学方法开发了成套技术.该技术在唐钢高速线材厂的实际应用表明:在热装钢坯条件下单位能耗为0.879 GJ/t,炉子热效率在67%以上,各蓄热室的排烟温度在160℃以下,NOx排放小于40×10-6(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纳米束能谱技术,研究了含Nb,Ti,Mo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奥氏体非冉结晶区终轧后弛豫阶段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30%预变形后,在850℃和900℃等温弛豫时,钢中析出开始主要有纯Nb及Nb-Ti复合的两类,以后者为主.随弛豫时间延长,纯Nb型析出物消失,复合夹杂中铌钛比增加.弛豫阶段后期,Mo会以置换原子形式进入(Ti,Nb)(C,N)的面心立方晶格中,其量随弛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析出物形状以不规则外形为主,其密度及平均尺寸与变形温度和弛豫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对沉没海底84年的\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合金成分和显微组织对连续退火冷轧双相钢板屈服点延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轧双相钢板的屈服点延伸随着钢中的锰当量和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加而减小。为了不发生屈服点延伸,合金中的锰当量必须超过1.61%,马氏体体积分数的门槛值为7%。  相似文献   
110.
用方波电位脉冲法,对AISI304L不锈钢主要由晶界贫铬引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随敏化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发现方波电位脉冲实验与EPR方法、10%草酸电解实验以及H2SO4-CuSO4-钢屑实验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方波电位脉冲法可以精确地定量反映304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对应第10个脉冲的再活化电流密度峰值ir10可作为反映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