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321篇 |
免费 | 3978篇 |
国内免费 | 13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7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907篇 |
化学工业 | 4573篇 |
金属工艺 | 817篇 |
机械仪表 | 2111篇 |
建筑科学 | 6801篇 |
矿业工程 | 1273篇 |
能源动力 | 6977篇 |
轻工业 | 1587篇 |
水利工程 | 560篇 |
石油天然气 | 1005篇 |
武器工业 | 536篇 |
无线电 | 505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133篇 |
冶金工业 | 1438篇 |
原子能技术 | 313篇 |
自动化技术 | 1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3篇 |
2023年 | 756篇 |
2022年 | 986篇 |
2021年 | 1343篇 |
2020年 | 1456篇 |
2019年 | 1131篇 |
2018年 | 1004篇 |
2017年 | 1489篇 |
2016年 | 1591篇 |
2015年 | 1589篇 |
2014年 | 2886篇 |
2013年 | 2674篇 |
2012年 | 3166篇 |
2011年 | 3683篇 |
2010年 | 2461篇 |
2009年 | 2475篇 |
2008年 | 2064篇 |
2007年 | 2645篇 |
2006年 | 2450篇 |
2005年 | 2028篇 |
2004年 | 1673篇 |
2003年 | 1493篇 |
2002年 | 1289篇 |
2001年 | 969篇 |
2000年 | 818篇 |
1999年 | 605篇 |
1998年 | 530篇 |
1997年 | 394篇 |
1996年 | 321篇 |
1995年 | 256篇 |
1994年 | 216篇 |
1993年 | 172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改变柔软剂使用量、处理温度等测试条件,测试织物整理前后导湿及透气性能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柔软整理后,涤棉织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织物的导湿性有了明显提高,芯吸高度增加,在织物中的完全渗透时间缩短.由于织物的密度、厚度及面密度在整理后有所增加,织物的透气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92.
Chemical modifications of Tonda Gentile Trilobata hazelnut and derived processing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infrared and hot‐air roasting conditions: a combined analytical study 下载免费PDF全文
993.
994.
为研究可穿戴织物的电加热性能以及水洗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简单安全可大规模产业化的无转移液相浸涂沉积法在涤纶针织物上沉积并原位还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织物加热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RGO涂层涤纶织物进行表观形态与化学结构分析,同时研究了RGO涂层涤纶织物的导电、力学、电加热性能。结果表明:RGO涂层涤纶织物的电导率为430.9 mS/cm,在10 V电压下可达到65.58 ℃的稳定温度,最大升温速率为3.41 ℃/s;经过2次水洗循环后,在10 V的电压下,RGO涂层涤纶织物可达到43 ℃。本文研究表明,RGO涂层涤纶织物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在医用电热、运动康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5.
996.
针对某航天发射场整流罩空调机组经常出现前级蒸发器结霜和送风温湿度波动问题,进行问题机理分析,结合新风与表冷后目标露点的焓值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冷量阈值的压缩机PID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新风和目标露点的焓值差计算出处理空气所需的实际冷量,然后将该冷量作为基于露点PID控制压缩机输出的上限值;冷量阈值的使用一方面使PID控制一直保持欠调节状态,避免了压缩机投入比的上下跳变而导致送风温湿度波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压缩机投入冷量过多而导致的蒸发器结霜问题;实践证明,优化后的空调机组运行稳定可靠,温湿度控制精度得到有效提升,分别达到了±0.5 ℃和±3%,满足航天器产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97.
浓香型酒制曲环境空气微生物分布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曲药发酵环境微生物区系对曲药微生物起决定作用。以泸州老窖曲药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个季节空气微生物的区系变化、形成原因及采取措施等。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间接膨胀式太阳能高温热泵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搭建实验平台,在天津地区气象条件下对高温热泵全天动态运行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太阳辐射强度、水箱储热性能、冷凝温度及膨胀阀开度对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太阳辐射强度由396 W/m2增加到563 W/m2,高温热泵性能系数COP由3.62增至3.93;因水箱储热功能,间接膨胀式系统在太阳辐射强度剧烈波动时能够保持高温热泵相对稳定的蒸发温度;当蒸发温度固定时高温热泵COP随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冷凝温度由70 ℃增至80 ℃,COP由4.32降至2.76;膨胀阀开度由150步增至250步,高温热泵全天平均COP由3.14升至5.12,排气压力降低46%。 相似文献
999.
Great Lakes Levels and Flows: Past and Fu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mes P. Bruce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1984,10(2):126-134
The many analyses of the more than 100 years’ record of Great Lakes levels and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basin are generally assumed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predicting, statistically, future lake levels. The usefulness of this assumption is questioned because of increasing consumptive use of Great Lakes waters, and probable climatic change over the next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mmission's 1981 report on consumptive use and diversions gives as its most likely scenario an annual growth of 2.7% in consumptive uses. By the year 2035, this would reduce Great Lakes outflows by about 708 m3 (25,000 cfs), with an estimated loss of “$200 million per year in hydro power production.” The climatic effects of the inexorable increases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due mainly to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are still difficult to predict. However, the best predictions available suggest that in the next 70 years or so, the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the Great Lakes basin will rise by approximately 3C° and may well be accompanied by slightly less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in evaporation from the Great Lakes would be equivalent to 7–8% of the mean annual flow of the St. Lawrence. These two factors — increased evaporation and increased consumptive uses — suggest that significantly lower lake levels and flows of interconnecting channels and the St. Lawrence River are likely in the next century.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由两级微机组成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完成4个主要参数的测量、显示、报警以及数据分析,并对测量仪的有关硬件和软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