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00篇
化学工业   390篇
金属工艺   9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94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16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崔彦立 《油气井测试》2002,11(6):44-47,50
从侧钻井层、开窗工艺、井身剖面的优选和井眼轨迹控制、固井措施优化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套管开窗定向侧钻技术在吐哈油田老井改造中应用的经验,系统地描述了该技术应用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素,提出了吐哈侧钻井层优选的量化指标和固井质量的优化措施。近两年,该技术在老井治理、开采难动用储量、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钻井成本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2.
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草13块砂砾岩薄层特稠油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热采水平井技术是科学有效开发稠油油藏的重要手段。以胜利油田草13块为例,系统论述了利用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具有边底水的砂砾岩薄层特稠油油藏的开发程序和研究方法。在油蒇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热采筛选、产能评价、直井和水平井数值模拟、开发方式优化及指标预测等油藏工程研究技术方法,综合论证了利用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草13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砂砾岩薄层特稠油油藏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在生产实践中见到明显效果,为胜利油田其它区块和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3.
特超稠油污水回掺降粘集输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振华  白理明 《石油学报》1998,19(3):125-130
通过对河南古城油田BQ10区特超稠油乳状液的室内试验分析,指出该种乳状液的实际相突变点为68%左右,当相浓度Φ≥68%时,以W/O型为主的乳状液突变为以O/W型为主的乳状液.乳状液变型后,原油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以及原油之间的摩擦转变为水与管道内壁及水与水之间的摩擦,从而大幅度降低其粘度和摩阻损失;通过对古城BQ10区特超稠油区块单元内部污水回掺降粘集输的现场试验,证明与室内试验分析得出的结论相符合,说明区块单元污水回掺不同于常规的掺热水,也不同于掺联合站处理过的净化污水,它优于单井掺稀油.最后指出该工艺可有效地降低井站回压,方便生产管理,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油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低耗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油田生产水处理和海管输油能力不足是制约涠洲11-4油田生产和影响生产安全的瓶颈问题。合理利用油田原有设施和条件,对生产水处理系统和输油管道系统进行工艺优化改造,使该油田B平台海管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得以明显提高,并使油田生产水处理能力和处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油田生产成本,拓宽了油田增产挖潜的空间。涠洲11-4油田优化改造生产工艺实践经验,可为进一步拓宽海上老油气田的生产管理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油藏属于中深层高温高压油藏,制约了常规尾管固井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尾管固井技术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中深丛式井生产尾管固井作业安全、质量与时效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非钻机时间候凝和电测固井质量,显著提高了钻井作业时效。该项技术成果对于渤海中深层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地层格架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首次对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对盆地侏罗系隐蔽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一种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针对胜索油田二区9-10单元的层间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性,运用水动力学方法,采用周期注水及增压注水改善单元的水驱油效果。经过6a的实施,单元的开发形势趋好,单元采收率提高9.62%,增加可采储量341.5kt,对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改善水驱油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云美厚  蔺景龙 《测井技术》1998,22(4):241-244,255
在3次采油过程中,注采已为广泛应用,但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油层中注入流体的波及范围、流体前缘位置及推进速度等。利用地震方法进行注采由于受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只适用于浅层,而其它测井方法由于探测范围限制,揭示井间注采动态又显不足。重力测井具有探测范围大、受井径变化影响小、重复观测周期短、不受目的层埋深限制等优点。通过正演模拟分析表明,重力测井方法不仅可监测CO2前缘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且可以判定CO  相似文献   
39.
根据对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设计及现场经验,介绍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内容和现状,总结了大庆油田已建三元复合驱配注站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三元复合驱配注站自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Interpretation of recently acquired 3D seismic data from the adjacent Sirri C and D oilfields in the SE Persian Gulf indicates that a 3D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facies is crucial to resolve the internal stratal geometries of the Aptian Dariyan Formation. This carbonate formation passes southward into the Shu'aiba Formation, a prolific reservoir rock of similar facies in the UAE. Lack of exposures and limited cored intervals have forced reliance on the seismic data for evidence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potential reservoir rocks. The progradational nature of the Dariyan Form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carbonate build‐ups within it make this stratal geometry complex. The complex internal heterogeneity of the build‐ups and presence of seismic noise make mapping of the build‐ups in 3D space using conventional seismic interpretation tools difficult,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quality 3D seismic data covering the area. The high quality seismic and limited well data from this field is one of the few datasets of this kind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A procedure for the hierarchical multi‐attribute analysis of seismic facies using Paradigm's Seis Facies software is us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a 3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ratal pattern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duces the noise and redundant data by representing the main data variances as a few vector components in a transformed coordinate system. Cluster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those components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maximum spread of the data variability. Six seismic attribute volume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 is a single 3D classified volume. Important new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within the Dariyan Formation gives new insights into its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l variability. This method of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is a step towards exploring for subtle stratigraphic traps in the study area, and may help to identify exploration tar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