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1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00篇
化学工业   391篇
金属工艺   9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94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3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Abstract

In a first attempt, Middle to Late Eocene Shahbazan Formation as a possible source rock in Dezful Embayment was geochemically investigated. Maturity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Rock-Eval pyrolysis (Tmax and PI) and gas chromatography (CPI) show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which dominated by a mixed type II/III kerogen, is thermally mature and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oil window. A fair to good petroleum-generative potential is suggested by moderate to relatively high value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potential yield (S1+S2). Deposition of Shahbazan Formation under low-oxygen condition,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low pristane/phytane ratio (<1), conduced to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considerable TOC contents, ranging from 1.01 to 1.72?wt%.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stane/nC17 and phytane/nC18 as well as terrigenous/aquatic ratio (~1) represent the mixed marine and terrestrially sourced organic matt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Shahbazan Formation could have been acted as a prolific oil and gas source rock.  相似文献   
992.
国外深水油田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水油气田与浅海及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相比,具有诸多难题和挑战:技术要求高,作业难度高,投资风险大.深水油田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但对于深水油田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通过研究国外典型深水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从油藏特征、开发策略和动态开发规律等方面分析深水油田的开发模式,为深水油田高速开发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为中国南海海域深水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高效开发海上低渗透油田,研究了水平井分段压裂后采用远端裂缝注水、近端裂缝采油的同井注采开发模式,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生产动态预测软件的研制和模拟,分析了不同裂缝条数和裂缝导流能力下油井日产油量、累计产油量和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油裂缝条数的增加,油井初期日产油量增加、后期日产油量下降,油井含水上升越快、含水率越高;油井日产油量和累计产油量随着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会下降.针对给定的油藏参数,水平井分段压裂3条裂缝最好,裂缝导流能力在35 μm2·cm为佳.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新途径,在樊154-平4井进行了国产化多级分段压裂完井工具探索性试验。该井裸眼分段压裂管柱顺利下入,为后续裸眼分段压裂施工奠定了基础。经过25 h的施工,樊154-平4井分段压裂顺利完成,各级投球打开滑套压力51~59 MPa,均正常顺利打开。应用结果表明,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低渗储层,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实现油井的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95.
伊拉克A油田Asmari组为连陆局限-半局限台地沉积,发育白云岩、灰岩、砂岩和泥岩多种岩性,由于受扎格罗斯造山运动影响,断层及裂缝发育,导致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基于岩心、薄片、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A油田Asmari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开展综合研究发现,A油田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两种类型裂缝,主要以构造缝占主导。其中,以白云岩为主的A段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密度大,但裂缝尺度小;以灰岩为主的B段裂缝发育程度低,裂缝密度小,发育中-大尺度裂缝。综合应力场模拟和地震叠前方位角各向异性研究A油田裂缝平面分布发现,裂缝主要分布在应力相对集中的断层附近和背斜轴部。结合构造及储层特征研究裂缝发育控制因素表明,扎格罗斯造山运动是研究区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其控制了裂缝平面分布,距离断层越近,裂缝密度越大;而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厚度主要控制了裂缝纵向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和施工优点。针对国内某油田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开展了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现场应用试验。选取了2种压力等级、3种规格管材进行含油污水输送和原油输送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现场施工便捷,运行状况良好,未发生腐蚀泄露问题,具有推广应用潜力。同时,针对国内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建议相关单位研究制定相关通用技术标准,各生产厂家严格按标准进行长期水压试验,以确保管材长期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997.
陈广海 《中外能源》2009,14(7):99-101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试采二厂为了实现2008年降本压费的指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节能降耗的措施,包括:优化油井清防蜡方式、优化油井的泵挂高度、使用节能永磁同步电动机、安装集中补偿器提高油井功率因数、定期投球清洗降低集输系统压力、加药降黏降低联合站干压、锅炉排污水回收利用等。措施实施后,平均油井利用率达到96.3%,节省预算开支36万元,多产原油约5000t。  相似文献   
998.
注水系统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忠 《中外能源》2008,13(4):118-122
介绍了高压变频、前置泵串级调速及斩波内馈调速三种节能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局限性,并在萨北油田注水机组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高压变频技术后,整个区块单耗下降0.71(kW·h)/m^3,减少向基础井网排放的清水3000m^3/d;应用前置泵串级调速技术后,区块单耗降低约0.35(kW·h)/m^3;应用斩波内馈调速技术后,区块单耗降低约0.6(kW·h)/m^3。  相似文献   
999.
陈书涵 《中外能源》2008,13(6):59-61
从射线光学、波动光学的角度阐述了光纤传播原理。介绍了光纤光栅探测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等光纤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在直井注蒸汽、水平井生产的SAGD先导试验区——辽河油田DUB4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实现了区块地层温度场的连续监测。介绍了光纤光电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在辽河油田套管检测修复、射孔质量检查、出水出砂位置确定、井下落物检测、工程打捞等方面进行了应用,有效地反映了井下套管的真实全貌。  相似文献   
1000.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 关于其油源一直存在多种说法。通过密集采样和系统分析, 运用获取的大量生物标志物指标, 深入剖析了尕斯库勒油田深层和浅层油藏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认为两个油藏内部原油特征非常相似, 均属于盐湖相低成熟原油; 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 应该来自于不同的油源。根据油源对比分析, 结合烃源灶的研究成果, 查明了尕斯库勒油田的油气来源。指出深层原油主要源自茫崖凹陷的E3 烃源灶, 浅层原油则由茫崖凹陷E3 和N1 烃源灶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