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7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2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8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99篇 |
化学工业 | 143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8篇 |
建筑科学 | 157篇 |
矿业工程 | 41篇 |
能源动力 | 65篇 |
轻工业 | 123篇 |
水利工程 | 1782篇 |
石油天然气 | 81篇 |
无线电 | 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篇 |
冶金工业 | 14篇 |
原子能技术 | 9篇 |
自动化技术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152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水沙变异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沙过程是塑造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驱动力,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利用1976年-2014年近4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变化的遥感影像数据,系统分析湿地面积、湿地重心和南北区域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40年来黄河三角洲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约1 000倍,自然湿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减少约41.9%;芦苇、滩涂、养殖及盐田湿地等典型湿地面积重心整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位移;南北部区域的湿地类型的演变出现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其中北部芦苇湿地、滩涂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南部芦苇湿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滩涂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研究结果可为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水沙条件的变化,使游荡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治理应注意积极修建新布点工程,完成具有关键性导流作用的续建工程,确定适应新情况的设计治导线,积极开展新结构试验和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3.
104.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的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将在2001年建成具有显著防洪减淤作用的小浪底水库。在简要分析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和小浪底水库的防洪减淤作用的基础上,从河防工程情况和河道特性出发,指出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防洪仍存在诸多问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5.
黄河入海流路改走北汊1时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的演变发展及近期北汊河的基本情况来看,清7断面以下现行流路的行河年限比原规划的要延长。在控制西河口水位不超过12.00m,确保防洪安全,并兼顾河口地区工农业发展及油田开采的基础上,总结河口治理措施,尽量延长清7以下河道行河年限,稳定黄河入海流路,科学掌握改汊时机,避免过早或意外地改走北汊1。 相似文献
106.
在机淤生产中加大泥浆流量是提高机淤生产率的关键。在保持动力机械以额定性能运行的前提下,泥浆流量的大小主要受含沙量,管道长度及管道出水口中心与临河水位的高差三个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出这三个因素对泥浆流量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据此,对于在机淤施工中如何控制各因素以有效地加大泥浆流量提出了建议;同时,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地比较分析,对于在机淤生产中采用部分并联管道以提高泥浆 相似文献
10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是关系到调水工程是否可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调水地区水资源和影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各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3条河代表性引水坝址的可调水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西线工程有可靠清洁的水源保证,设计年调水量190亿m^3。 相似文献
108.
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精度较高,在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应用经验不多。应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黄河三门峡~小浪底区间(以下简称三小区间)进行了产汇流模拟计算。经过对1980年以来的7次洪水进行产汇流模拟计算,小浪底站平均确定性系数0.85,可用于小浪底水库入库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09.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隧洞北岸竖井为盾构机始发井,也是将来工程运行的工作井,井体的稳定对隧洞施工和工程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北岸竖井坑底采用高压旋喷加固处理,本文总结了该工程单管法高喷封底加固施工的工艺、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实际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沿程变化及其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2008年黄河干流刘家峡以下河段水生态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理化性状和生物群落结构的沿程变化。参照20世纪50和80年代水生态调查资料,对比了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几十年来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通过建立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揭示了黄河水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黄河干流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沿程分布差异比较大;2008年黄河干流水生态状况与20世纪50、80年代相比,除底栖动物外,其它生物种类和数量均下降明显;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干流大部分河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生态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