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117篇
化学工业   176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70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了涤棉混纺织物阻燃特点及国外发展概况,进一步探讨了用 Br—Sb 复合阻燃体系对65/35涤棉卡其进行耐久阻燃整理,得到了手感良好,阻燃性能优良的耐久阻燃整理织物。  相似文献   
102.
设计并生产了高档色织斜纹织物.从松筒、装纱、入染前处理、入染、入染后处理、烘干等方面介绍了筒子染色工序;整浆联合工序要严格控制上浆率,从烘房温度、车速等方面控制回潮率;合理设计开口时间、上机张力、车速、后梁高低与前后位置、主辅喷嘴气压与启闭时间等织造工艺.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生产的产品织造效率达到了92.1%,经向台...  相似文献   
103.
在45℃下测定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高分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非对称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效果最好,界面张力可达0.690 m N/m。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两两复配,考察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质量比、总质量浓度对模拟油-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非对称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C15EC-S-C16以质量比7∶3进行复配,总质量浓度为50 g/L时,界面张力达到0.024 m N/m。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改进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中基体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渍效果,从而提升制品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制毡工艺——立体混合法。该工艺是将基体树脂与玻璃纤维分别拉制成丝束状,展纤后,经改进的开松、混合、气流成网设备制成三维立体结构的连续针刺毡。将制作好的基毡采用层合热压法制备成板材,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成立体混合毡后的玻纤增强板材浸渍工艺适应性更强,基体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浸渍距离缩短,接触面积增加,使增强材料浸渍透彻,由该工艺制作出的热塑性板材比传统工艺制作出的板材浸渍效果好。在同等克重和玻纤含量条件下,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5.
将制备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WPUA应用在涤毛混纺针织物和涤棉混纺针织物上,结果表明:当WPUA质量浓度为8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时,涤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4级,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3级;织物手感和白度与原织物等级相当;静电压半衰期明显降低,抗静电性能得到提高;与目前市售的高效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各项性能相当。扫描电镜表明:经整理后的织物,纤维尾端被黏附在纱线的表面,织物表现出抗起毛起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开发以粒状硝铵为氮源的普钙、氯化钾掺混肥,并在包装过程中采取排气措施,减少袋内空气和物料的流动,减少了掺混后的分层。  相似文献   
107.
对兔毛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选择适当的混纺比和纺纱工艺路线,将兔毛与腈纶、锦纶、芦荟纤维进行混纺,在电脑横机上分别采用3种不同混纺比的兔毛混纺纱编织纬平组织,最后对织物的外观、基本物理性能及服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8.
Box–Behnken (BB) desig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to optimize fabrication conditions of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PVA) and chitosan (CS) blended pervaporation (PV) membranes. The PVA/CS membranes were crosslinked either by chemical reaction with glutaraldehyde (GA) or by heat‐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main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levels of fabricating parameters and also to investigat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variables. CS content in the blended membranes, concentration of crosslinking agent and heat‐treating temperature were the fabrication parameters, the main effects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which on membrane structure and PV performance toward isopropanol (IPA)/water dehyd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for which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he modified PVA/CS blended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s well as X‐ray diffraction (XR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S conten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fluencing flux and separation factor among the three studied variable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excellent accordance with predicted values from the developed RSM regression models. The RS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80 wt % CS in the blended membrane, 0.58 wt % GA concentration, and 77 °C heat‐treating temperature, the maximum separation factor of 5222.8 and the normalized flux of 9.407 kg µm/m2h can be acquired with feed content of 85 wt % IPA at 25 °C, showing that the prepared membrane is highly efficient for PV dehydration of IPA. The models were satisfactorily validated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Furthermore, the optimum membrane presents excellent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feed compositions and temperatures.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7 , 134, 44587.  相似文献   
109.
以太西煤和大同煤为原料,在配煤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镁盐M与硝酸盐N制得了微孔与中孔均较发达的活性炭。试验结果表明,大同烟煤配比较高时,有利于在低烧失率下制备高碘值、高亚甲蓝值的活性炭;添加剂M和N促进了3~4nm的中孔发育。  相似文献   
110.
混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的形态变化及相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炉内受热面结渣被认为是电站锅炉中最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 ,特别在我国长时间内煤粉锅炉作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手段 .近年来 ,国内有许多电站采用混煤燃烧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如减少结渣和SOx 的排放 .然而 ,实际上如果混煤中设计使用的煤和实际使用的煤特性不一样 ,混煤燃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结渣 .对单一煤种燃烧过程中的矿物质行为已经有了广泛研究[1~ 4 ] ,但对混煤很少有研究[5,6] .本文主要研究混煤燃烧后矿物质行为特性的变化 ,并用XRD分析矿物质形态随温度的变化 ,从矿物学的观点来解释混合煤灰熔融特性 ,以揭示混煤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