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542篇
电工技术   3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77篇
化学工业   1058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94篇
矿业工程   73篇
能源动力   488篇
轻工业   7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4217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9篇
冶金工业   31篇
原子能技术   127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江苏油田地层特性和地面生态环境具体情况开展了钻井液防塌性能、油层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协同研究。在研制和筛选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钻井液处理剂如润滑剂、降滤失剂和油层保护剂等的基础上,通过配方优化研制出了环境友好油层保护钻井液体系,并进行了防塌、油层保护、裂缝封堵等性能的室内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泥页岩膨胀和分散能力,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润滑性及滤失性好,而且无生物毒性,化学毒性低,易生物降解。应用该钻井液体系在江苏油田AF地区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防塌性和油层保护效果好,各项环境指标达到农用污染标准,可直接排放,从源头控制了钻井液的污染,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有重要作用。辽河幼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不整合较发育,根据实际资料研究沙三段顶面不整合类型(削截、平行和超覆)和不整合面上下6类岩性接触关系的平面分布。不整合类型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接触关系不同,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泥上砂的削截和平行不整合可在不整合面之上成藏;下砂上泥的削截不整合易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砂岩,可作为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上下均为泥岩,可起封堵和区域盖层的作用。根据上泥下砂的不整合面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预测青龙台构造高部位和茨榆坨潜山的低带是有利目标区。图5参12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2年SEG年会部分论文编译而成,包括解释技术和压力预测技术。概要性地介绍了偏移成像技术;新属性技术;自动地震相分析技术;油气检测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和2种实用的压力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胜利炼油厂用胜利混合原油为原料 ,根据用户要求成功开发生产了 -3 5 #轻柴油新产品。该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2 5 2 -2 0 0 0中 -3 5 #轻柴油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 ,为胜利炼油厂赢得市场 ,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将输导体系划分为储集层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3大类,8种类型,指出输导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决定油气藏的重要因素;着重阐明了输导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关系,认为这些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运移级次性的概念,讨论了划分运移级次对油气运移研究的意义,指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邻近玛湖以储集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为主.边缘地区以断层输导体系为主。浅层油气成藏期主要取决于断层的活动期。  相似文献   
16.
塔巴庙区块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含气级别高,但含气非均质性强,录井解释评价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综合判断储集层物性和含气性方面的研究,分别探讨了钻时与全烃、钻井液性能与全烃、钻井液粘度与全烃、气测显示与测井参数和烃组分与气显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相关性及其在塔巴庙区块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意义及作用。通过相关性研究,不但摸索出定性解释评价气层的方法,同时为今后深入研究录井相关参数关系,探索其内在规律,为实现准确解释评价储集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高含水开发单元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该阶段剩余油的品位、分布和油水关系极为复杂、挖潜难度大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适合江苏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工作程序、技术对策,并在真武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烃化学动力学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通过认识普光气田各个烃源岩层的贡献量、生烃关键期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油气成藏具体模式等,建立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标定参数,结合地区烃源岩参数和地史、热史资料,定量描述该地区的生烃过程及油裂解成气过程。认为:普光地区的主力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泥岩;主要干酪根生油期为早二叠世末到早三叠世末期(距今286Ma至240Ma);主要干酪根生气期为中三叠世(距今240Ma至230Ma);主要气源是原油后期热裂解气,原油裂解成气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油裂解成气期为早白垩世(距今144Ma至97.5Ma),从而决定了普光气田的成藏模式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图2表3参33  相似文献   
19.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for n-alkane biodegradation in crude oil, heavy oil and paraffinic mixtures is described. The pattern of n-alkane degrad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inverse of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reported in this paper can be considered as general behaviour for many aerobic n-alkane biodegradation process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n-alkane biodegradation as a function of surface tension, is given. A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was obtained starting from the degradation values of n-alkane and relative surface tension, which is a parameter independent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n interesting parameter, b, was identified which represented the accelerating conversion factor for n-alkane biodegrad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n-alkane biodegrad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he n-alkane biodegradation rate may be affected by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agitation, aeration, etc.) and by the strain of microorganism, while the behaviour pattern of n-alkane degradation was essentially linked to the substrate characteristics (molecular structure, molecular weight and density).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丝状真菌转化石油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4株丝状真菌MF1,MF2,MF3,MF4的生长特性及去除油污的过程,观察在温度26℃,初始油浓度在3g/l,培养12d的过程中培养液的变化,分析培养液的pH值及原油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丝状真菌去除原油的[过程是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相结合的生物转化过程,比较革兰氏阴性细菌与丝状真菌细胞壁组成,结构,得出海洋微生物的脱油作用与其细胞壁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