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0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477篇
电工技术   98篇
综合类   528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115篇
矿业工程   391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1895篇
石油天然气   29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篇
冶金工业   5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1 毫秒
31.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油苗岩石轻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发现油苗和沥青,经过气/源岩、沥青/源岩对比,震旦、寒武及奥陶系产层轻烃C6+7结构组成基本一致,奥陶系含油苗灰岩轻烃星图与震旦系泥岩、寒武系沥青砂岩星图较为相似,显示红花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震旦系和下古生界过成熟或高成熟海相烃源岩,油气经历了较长距离的运移,得以在奥陶系中保存下来。这对评价该地区油气前景有重要意义,预示着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含油气组合,存在以O1h古风化壳储集层为目的层的勘探领域。在兴文—叙永一线以西地区现今下古生界储盖组合保存良好,在适当的构造圈闭中可形成油气藏。志留系和二叠系产层轻烃C6+7与震旦系、寒武系及奥陶系等产层轻烃C6+7明显有别,星图对比性差,表征它们之间成烃母质或沉积环境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32.
1.INTRODUCTIONInthedesignofanovertoppedrock--filldam,oneofthemajortasksistodecidethesizeofthedownstreamprotection.Theovertoppedrock--filldamismadeofporousmedia,thereforethewaterwillpenetrateintothedamfromtheupperfaceandemergeoutofitfromthelowerpart,whileitflowsoverthedam.Hence,theprotectionissubjectedtotheactionofboththeoverflowandtheseepageflow,andneitherofthemcanbenegligible.Inthiscase,theflowfieldconsistsoftwoparts:theopenflowandtheseepageflow,whichhavedifferentproperties.Infact,forthe…  相似文献   
33.
加速行进中的洪水具有高含沙、高流速和粗粒径的特点,而针对洪水的流变特性研究关注点多为高含沙量,忽略了高流速即高剪切速率的特点。以黄河下游泥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高流速剪切条件下含沙量、剪切模式、温度和盐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流速剪切条件下(剪切速率≥ 1200 s-1,对应线性流速为3.6 m/s),含沙量在106.64 ~ 957.83 kg/m3范围内的浑水体符合牛顿流体的应力本构关系,不存在屈服应力,表观黏度与含沙量呈指数关系。温度降低并未改变浑水体的流变特性,但会使其表观黏度增加,且温度越低黏度增幅越大,浑水体黏度增大梯度约为等温度清水的数倍至十几倍。盐度变化对该测试浑水体的表观黏度和流变特性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流速水流挟沙和远距离输沙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丙烯酰胺改性蜜胺甲醛树脂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成了丙烯酰胺改性三聚氰胺(蜜胺)甲醛树脂,研究了其絮凝性能,利用烧杯澄清试验法,考察了酸碱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静置时间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酸性条件,絮凝剂投加量为50mg/L,静置时间为20min时改性树脂的絮凝效果最好。并且与不同絮凝剂进行了浊度去除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35.
针对部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出现渗漏情况,为判定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渗漏的部位及通道,需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坝体渗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列举了多个工程应用实例,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渗漏检测方法如水下声纳检测、孔内彩电观测、示踪连通试验、坝体内水位分析和物探检测,以及混凝土防渗墙和控制灌浆修复坝体防渗体系方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伪随机流场法在堤坝渗漏探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随机流场法具有快捷、直接、精确有效等优点,逐步成为堤坝渗漏探测的主流方法。利用该方法,在漏水区域、库区无穷远段进行高压供电,库区内网格状布置测点,可查找渗漏入水点。通过对各异常区域的区域面积、异常区域内各测点的异常平均值以及对于严重渗漏的临界值进行计算,可判断水库渗漏通道和各渗漏点的渗漏量比例。此外,由于该方法快速便捷的特点,可以运用该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应用于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探测结果表明,利用堤坝周边已经存在的监测孔或在灌浆帷幕下游进行钻孔,进行伪随机电位差或者电流测试,可在无损条件下判断渗漏来源和通道发育方向,检测防渗处理效果。该方法可为堤坝渗漏监测预警、拟定防渗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无限深透水坝基轮廓复杂,透水层深度大,其渗流计算精度难以保证。本文提出用保角变换-边界元法计算含有无限域渗流计算问题。保角变换将复杂的坝基轮廓线边值问题变换为水平线边值问题,使渗流计算边界问题大大简化;边界元法在求解边界简单的无限域渗流方面优势明显,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进行求解,能充分发挥保角变换和边界元法各自优点。通过组合法计算结果表明:联合法计算更加快捷、简单,计算结果更加符合无限域的实际情况,可为解决无限域渗流问题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在透水地基上修建长堤防工程,堤基防渗结构的渗控效应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运行。根据岷江干流虎渡溪工程库区长堤防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三维渗流分析方法,对堤基高喷防渗墙的布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高喷防渗墙可有效降低堤后地下水水位,减小库水向堤后低洼保护区域渗漏,但其渗控效应受防渗结构空间展布长度、深度与渗透性以及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的影响。满足低洼保护区域不溢出要求的防渗墙最小展布长度随其布置深度的增大和施工质量的提高而减小,防渗墙渗透系数小于1×10-5 cm/s并将透水性强的覆盖层截断时,其渗控效应明显,若进一步提升防渗墙质量和布置深度则效果不显著。防渗墙质量的提高对堤防渗控效应的提升受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的影响较小,而布置深度增大在渗透性各向异性比较大时对渗控效应与防渗结构优化设计的影响较大。随着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比的增大,防渗墙所需最小空间展布长度逐渐增大,由各向同性时的180 m增大到220 m,且当渗透性各向异性比较大时,可能有必要增加防渗墙布置深度。  相似文献   
39.
亓义菘  李大勇  黄婷 《人民长江》2017,48(18):50-55
针对不同长径比的传统吸力基础及裙式吸力基础,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在饱和砂土内吸力沉贯过程中的土体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吸力基础在沉贯过程中,土中渗流场均呈现层状分布,水头等值线密集分布于主桶内部土体,相对比较平缓;而主桶外部水头等值线变化较小且分布比较稀疏。裙式吸力基础渗流场主要存在于主桶内部和裙结构内部,并向外扩散至部分土体。吸力沉贯过程中土体的水头损失主要集中在主桶内部和裙结构内部,土体中的孔压分布和传统吸力基础规律一致,即成层状分布并未出现泡状的孔压分布形式。研究成果对揭示吸力基础沉贯机理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正交试验及有关因素影响效果的分析,确定了高流态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方案,进而成功用于最深的混凝土防渗墙工程中,为高流态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