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3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37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32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针对后置客车用发动机存在的增压器压气机机油泄漏问题,进行了增压器台架漏油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及整车跟踪试验,并对增压器漏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整车进气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减小了进气系统阻力,降低了进气负压,解决了增压器漏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2.
113.
针对柴油机在水下高排气背压环境工作时功率下降问题,开展基于电辅助增压(electrically-assisted turbocharger,EAT)的功率恢复方法研究。构建高背压柴油机的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对多种拓扑结构的电辅助增压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辅助增压拓扑结构选型和匹配优化主要受主增压器运行范围的制约。串联低压级电辅助方案能够优化柴油机高背压适应性,实现高背压工况较高的功率恢复水平。在0.135 MPa背压工况下可恢复至原机功率的90.9%,0.165 MPa工况恢复至88.1%,0.185 MPa工况恢复至84.9%。 相似文献
114.
变频技术在增压器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频技术在增压器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应用前后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提升增压器出厂试验台性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5.
YeAi-Yun ZhangYanqin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1995,4(1):49-53
TheEnginePerformancePredictionbyQuasi-SteadyMethod¥YeAi-Yun;ZhangYanqin(DepartmentofThermalEnergyEngineering,BeijingPolytechn... 相似文献
116.
117.
分析和介绍了ND5型机车柴油机增压器导流罩变形引发的转子接磨或固死的问题,并介绍了导流罩结构的改进和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8.
车用涡轮增压微型燃气轮机辅助电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微型燃气轮机和内燃机电辅助增压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各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究发展方向。根据系统功能和目前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情况,提出一种车用集成式燃气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的新概念,提供了可能的系统设计方案和基本特性参数,并对车用集成式燃气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9.
《小型航空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的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气动和结构改进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叶片不会出现强度和振动问题,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0.
为了降低重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一台单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VGT)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级增压匹配与增压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增压系统在匹配点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在全工况都能提供足够的进气流量;完全关闭低压级废气旁通阀,正交优化高压级废气旁通阀开度和米勒循环度,能够进一步降低二级增压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降低级间中冷温度能够降低泵气损失,提高增压压力,温度由100℃降至50℃在标定点能够使燃油消耗率降低约3 g/(kW·h)。对二级增压及参数优化工作的燃油消耗率改善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低速工况燃油消耗率整体有所下降,高效点燃油消耗率下降4.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