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3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3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提高履带装甲车辆加速性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我国相关技术水平的制约,履带装甲车辆加速性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该文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2.
车用涡轮增压器轴向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UMECA的三维粘性流动数值计算软件FINE/TURBO对压气机级和涡轮级的流场进行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对两叶轮背部间隙流场进行计算.对数值计算出的压气机和涡轮叶轮的表面及背面压力分布进行积分,最终得到轴向力.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一种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电控系统。系统以PIC30F4012微控制器为核心,简述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并采用数字PID控制。结合系统的动态性能,在自行构建的软硬件系统上进行了仿真。实践表明,该电控系统动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4.
2缸高压共轨柴油机增压器性能匹配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款2缸高压共轨4气门增压柴油机,基于2缸柴油机进、排气压力波动的特殊性,研究了不同发火顺序的发动机排气对增压器匹配的影响,选择了360°CA的发火顺序,分析了2缸柴油机增压器效率的波动及泵气损失的特点。兼顾乘用车对柴油机高低速性能的要求,设计了2种方案的增压器进行分析和匹配试验,提出了增压器的改进优化技术措施并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中低速性能得到了改善,低速扭矩增加了8N.m,燃油消耗率降低了12g/(kW.h),柴油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目标,排放达到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25.
基于调节能力的柴油机可调二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等效增压器概念对柴油机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等效增压器模型,得到了基于旁通流量比的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和基于旁通流量比与涡轮焓降比的等效增压器效率的表达式.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表达式可用来分析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调节能力,并根据期望的调节能力匹配合适的高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组合.等效增压器...  相似文献   
26.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废气涡轮增压器低速响应和高速功率不能同时兼顾的特点,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VNT的优化脉谱。同时进行了VNT的瞬态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NT通过改变涡轮喷嘴环面积可与柴油机各工况实现最佳匹配,燃油消耗率在全工况范围内明显改善,在高速低负荷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最多,达到了10%;通过增加低速的进气量,VNT对柴油机低速高负荷工况性能有明显改善,扭矩约增加15N·m,油耗率降低2%,烟度从原机4.5 BSU降低到2.5 BSU;通过与原机外特性的对比,在中高速的NO_x和烟度排放与原机相差不大,在低速区NO_x增加约100×10~(-6),烟度降低2 BSU,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油耗率降低2%~3%。  相似文献   
27.
跨音速离心压气机级间静压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车用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各元件进出口及周向静压分布,开展了跨音速离心压气机级间静压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蜗舌结构未造成导风轮进口静压分布周向不均匀(导风轮进口周向压力波动在2.5 kPa之内);蜗舌结构导致短叶片轮缘静压分布的周向不均匀性;同一转速下,跨音速流动最高效率工况周向静压分布不均匀;叶轮跨音速时,蜗壳沿着流动方向进行减速扩压;同一转速下,扩压器静压提升变化很小(约在3 kPa之内),而叶轮静压提升变化很大(约13~50 kPa),叶轮静压提升的改变决定压比流量特性线的陡峭程度。  相似文献   
28.
刘万辉  吕鹏  余睿  冯凯 《机械工程学报》2018,54(19):129-136
对采用空气箔片轴承支承的无油涡轮增压器进行了设计和试验性研究。详细阐述了无油涡轮增压器以及所采用的空气箔片轴承的设计过程。通过静态加载试验预估了空气箔片轴承的名义间隙,采用Link-Spring模型预测了空气箔片轴承支承结构的刚度,结合Link-Spring模型和雷诺方程,采用扰动法对轴承的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了有效预测。线性转子动力学分析表明设计的无油涡轮增压器转子的前两阶刚体模态临界转速均在所用空气箔片轴承的起飞转速之下,转子的正常运行转速在一阶弯曲模态临界转速之下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对整个转子系统进行了转子动力学分析与计算之后,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无油涡轮增压器试验台,初步的升降速试验结果表明:转子在20 kr/min~60 kr/min出现较大的次同步振动,但是转子在68 kr/min时次同步振动显著减小,转子在68 kr/min稳速时的轨迹以及FFT分析表明转子在该转速下的主要振动来自同步振动,这表明增压器可以在68 kr/min稳定运行。同时,实时测量了推力轴承和径向轴承的温度,在68 kr/min稳速期间,推力轴承和径向轴承温度分别在52℃和32℃处小幅波动,说明了该转子-轴承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曹林  孙铭霞 《柴油机》2013,35(2):26-30
采用共轭传热计算方法,对某柴油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径流涡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叶轮在绝热和传热条件下温度分布的差别,研究了传热边界对叶轮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条件下,叶片两侧的温度存在显著的温差,并且从叶轮进口到出口也有明显的温降;而传热条件下,相同叶高下的叶片表面温度分布近乎于一条直线,压力面和吸力面的温度几乎相同;在热平衡条件下,叶轮实体内的温度范围很小,不超过10 K,温度梯度较小表明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很小。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特点及工况,分析了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特点及发生喘振的原因。并对不同的增压器喘振控制调节措施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