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5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56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643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以糙米为原料,在发芽前对其进行搅拌浸泡法、复合酶法及超声波辅酶法处理,以糙米的发芽率、γ-氨基丁酸含量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选择最优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3种方法处理后的糙米,其发芽率及抗氧化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在达到发芽时间点时,超声波辅酶法对糙米发芽率影响最大,平均增幅为23.4%,其次是复合酶法(19.5%)、搅拌浸泡法(11.1%);超声波辅酶法处理对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最大,平均增幅为16.6 mg/100 g,其次是搅拌浸泡处理(9.9 mg/100 g)、复合酶处理(7.7 mg/100 g);复合酶处理糙米对糙米抗氧化性的影响最大,平均增幅为23.6%,其次是超声波辅酶处理(22.8%)、搅拌浸泡处理(11.1%)。综上可知,超声波辅酶处理法效果最好。此次试验为发芽糙米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3.
194.
《粮食与油脂》2017,(12):98-100
通过无氧刺激获得新型培养米糠,即富GABA米糠,并将培养前后米糠分别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高脂饲料中。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分别喂养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进行造模7周,造模成功后,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3组:肥胖对照组、普通米糠干预组、富GABA米糠干预组。这3组仍以高脂饲料喂养,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肝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富GABA米糠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肝指数及肝损伤(P<0.05),并显著增加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水平(GSH-Px)(P<0.05);富GABA米糠能有效改善肥胖大鼠肝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95.
米糠谷氨酸脱羧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H4)2SO4分级沉淀、DEAE-Seph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米糠谷氨酸脱羧酶(GAD)。米糠GAD纯化倍数为8·8,比活达到了30·1U/mg,酶活回收率为45·5%。同时对米糠GAD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40℃,耐热性较差;最适pH5·5,在pH5·5~9都可以保持较高酶活。米糠GAD对底物和辅酶PLP的Km分别为28·45、1·13μmol/L。KI、Ag+、SDS、乙酸对米糠GAD的活力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Ca2+对米糠GAD的活性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9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101-106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海洋酵母菌株Rhodotorula benthica OY92摇瓶发酵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次单因子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Plaekett-Burman(PB)设计对发酵条件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表明MgSO4·7H2O、NaCl和起始pH显著影响γ-氨基丁酸发酵水平;采用3因素3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MgSO4·7H2O、NaCl浓度和起始pH,建立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二次多项式方程,预测获得在MgSO4·7H2O 1.21 g/L,NaCl 4.79 g/L,起始pH 5.75时发酵水平最高。经实验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发酵水平由优化前7.39 g/L提高到13.89 g/L。 相似文献
197.
198.
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加工桑茶,并研究杀青工艺和气调处理对桑茶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和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杀青较好,此时桑茶柔软、有弹性,青草气基本消失,清香香气显露,外观翠绿,滋味甘甜醇和,滋味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5.78%、5.68%和2.83%,功能成分GABA、多酚类、黄酮类含量分别为1.254 mg/g、3.09%、2.52%;微波杀青结合气调处理(气体组成为10%O2、80%N2和10%CO2)后,桑茶GABA含量最高达到2.275 mg/g,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分别为3.19%和2.73%,滋味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4.7%、5.64%以及2.43%。表明微波杀青和一定的气调处理可提高桑茶GABA含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9.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 GABA处理不同时间对双孢蘑菇冷藏(4 ℃、相对湿度85%)期间质量损失率、硬度和颜色的影响,确定适宜的 GABA处理条件,同时研究了适宜条件GABA处理对冷藏双孢蘑菇总酚、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 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BA处理能够降低双孢蘑菇的质量损失率、较好地保持其硬度和颜色;其中5 mmol/L GABA处理5 min的保鲜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冷藏12 d后双孢蘑菇的质量损失率比对照组低44.76%、硬度和L*值分 别比对照组高28.54%和9.41%。同时适宜条件GABA处理能促进双孢蘑菇总酚和抗坏血酸的积累、降低PPO和POD 的活力以及提高PAL的活力。因此,GABA处理较好地保持了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延长了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更加关注膳食营养健康。在本研究中,为了分析经过GABA富化装置处理前后稻谷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组分变化,测定了GABA、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抗性淀粉和总淀粉等指标的含量。经过GABA富化处理后,精米中的还原糖含量由1.53 mg/g减少到0.341 mg/g;淀粉含量由746 mg/g减少到728 mg/g;而抗性淀粉含量由1.96%增加到2.30%;GABA含量由84.1μg/g增加到111μg/g;游离氨基酸含量由1 114μg/g增加到1 123μg/g;必需氨基酸含量由419μg/g增加到426μg/g。总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且蛋白质组成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