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里底水电站坝基以绢云母石英千枚岩为主,薄层状结构,岩体呈顺河向陡倾层状。右岸为层状反倾边坡倾倒变形体,分布范围大、变形深度大,倾角裂隙发育多,断层呈顺河向发育,且贯穿坝基上、下游,地质条件对帷幕灌浆质量影响较大,不利于大坝防渗。以里底电站大坝防渗帷幕灌浆为例,分析对防渗帷幕成幕有影响的倾倒变形体、顺河向断层、岩层走向与坝轴线成大夹角相交等地质因素,针对地质因素的特点,结合施工期所遇问题,采取了第三方质量检查、灌浆孔加密加深、调整帷幕防渗线、斜孔复勘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72.
 为探明破碎千枚岩隧道在不同工法下的变形及支护力学响应特征,寻求一套适宜该种地层的合理工法体系,以该地层的隧道开挖为依托,采取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隧道在7种不同工法下的洞周变形、锚杆轴力、围岩–初期支护和初期支护–二衬接触压力、拱架及二衬内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工法S1,S2因较易引发洞室大变形等病害而不适合隧道开挖;工法S3能满足开挖条件但需增强支护参数体系;工法S4~S7均能有效抑制变形、保障隧道稳定,其中,工法S5,S6以支护承受较大荷载为代价,且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工法S7对围岩扰动次数最多且初期支护不能及时封闭成环,工法S4既可抑制围岩变形,减小作用至衬砌的形变压力,又可提供稳定的支护力,在特殊地层时该法能迅速转变成工法S6,S7,缩短工法转换时间,有利于破碎千枚岩等软岩隧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73.
陈志敏  冯亚松 《硅酸盐通报》2017,36(12):4234-4241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变形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作为目标参数,以黄土和石英砂为主要成分,掺入适量的水泥、石膏和纯净水,经均匀拌合、静置和重型击实后,形成所需的炭质千枚岩相似材料.该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炭质千枚岩的基本物理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4.
以京沪高速铁路山凹1号大桥桩基施工为例,针对千枚岩的工程性质、桩基扩孔、施工管理等因素,分析了桩基混凝土超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5.
以206国道寻乌段强风化千枚岩高陡边坡滑坡稳定性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滑坡坡体结构及变形破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该滑坡稳定性作出正确评价.重点研究了该滑坡的滑带土的力学性质特征,利用参数分析结果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验算,计算出该滑坡安全系数取1.3的情况下的剩余下滑力,提出滑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6.
高地应力千枚岩地层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围岩极易出现大变形甚至塌方,围岩变形控制非常困难。针对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店子坪二号斜井隧道F54断层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大变形出现支护裂损、钢架扭曲,净空侵限明显等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7.
对0°层理倾角千枚岩分别在温度循环自然降温、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3种水温劣化条件下开展1、3、5、8、11次劣化处理,而后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系统开展水温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循环作用将有效缩短千枚岩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阶段,干湿循环条件下千枚岩屈服阶段则较为明显,水温耦合作用后延性增强;千枚岩动态峰值抗压强度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服从负指数分布规律;温度循环冷水降温、干湿循环水温耦合作用下千枚岩峰值抗压强度降幅大于温度循环自然降温作用下的抗压强度;千枚岩耗散能比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均呈动态增长的规律,因此水温循环对千枚岩耗散能比增幅具有放大效应;水温循环次数较少时,千枚岩发生贯穿层理面的压致张裂破坏;随着水温循环次数的增加,千枚岩破坏碎块数逐渐增多,碎块尺寸逐渐减小,分形维数不断增加,破坏模式也逐渐转为张剪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水温耦合作用下,千枚岩更易产生多碎块破裂,碎块平均尺寸总体上更低。  相似文献   
78.
兰渝铁路沙湾-陇南小角度走行于志留系中上统炭质板岩(板岩)、炭质千枚岩(千枚岩)软弱岩带中,岩体工程性质极差.研究采用在露头条件良好的沟谷进行实测地质调查剖面、物探剖面勘察,对比勘察获取的相应岩体的物性参数,并在其他沟谷进行物探剖面勘察,根据各岩性的物性差异,将岩带综合划分为四个岩带等级,并反映在所有剖面上,从而确定软弱岩带的平面分布范围,将各方案通过岩带情况进行统计比选.  相似文献   
79.
千枚岩是一种物理特性较差的软岩,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而目前关于千枚岩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研究较少.以砂、铁粉为骨料,水泥、石膏为胶结剂,橡胶粉为外加剂研制千枚岩流-固耦合相似材料,通过对相似材料的密度ρ、弹性模量E、粘聚力c、内摩擦角 ψ、渗透系数K、孔隙率ω和软化系数KP进行测定,分析各因素对材料参数的敏感度与显著度...  相似文献   
80.
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在金鹰矿区ZK1146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甘肃肃北县金鹰矿区ZK1146井是在甘肃祁连山金矿实施的一口科学钻探井,矿区地层包括砂岩、泥岩、炭质板岩和千枚岩。地层成岩性、胶结性差,倾角大,层理紊乱,井壁强度低。针对现场情况,研制了成膜防塌无固相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主要是针对破碎、坍塌掉块及水敏性地层的钻进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具有护壁性、抑制性和胶结性。通过在ZK1146井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护壁、护心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泥岩的分散,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