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千枚岩是一种物理特性较差的软岩,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而目前关于千枚岩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研究较少.以砂、铁粉为骨料,水泥、石膏为胶结剂,橡胶粉为外加剂研制千枚岩流-固耦合相似材料,通过对相似材料的密度ρ、弹性模量E、粘聚力c、内摩擦角 ψ、渗透系数K、孔隙率ω和软化系数KP进行测定,分析各因素对材料参数的敏感度与显著度...  相似文献   
82.
通过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自由膨胀率等试验对全风化千枚岩试样的物理化学和水理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其用于铁路路基填料的适用性。研究表明试验选取的全风化千枚岩为C3组填料,满足重载铁路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要求。  相似文献   
83.
《甘肃冶金》2020,(3):4-7
就酒钢集团废石山废石多元素分析、粒度分析、主要矿物组成及相互嵌布关系、铁矿物赋存状态及解离度测定、废石中烧生矿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酒钢废石干式预选、二次磁化焙烧、弱磁干选、湿式磁选工艺技术,可实现对废石中铁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对今后酒钢集团废石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4.
为探索成武高速2号隧道支护参数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以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和现场测试为主要手段,研究了隧道围岩工程特性、初期支护围岩压力、二次衬砌接触压力、拱顶下沉、周边收敛-时间曲线的变化规律; 提出增加单层初支刚度、采用双层初支、增加双层初支刚度3种支护参数方案,再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以原始支护方案和3种支护参数方案为基础建立4种工况来确定不同支护参数对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始支护方案模拟结果中,拱顶竖直位移和拱脚水平位移趋于稳定时分别为185.57 mm和330.51 mm,与现场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5.5%和7.5%; 采用单层初支时,钢拱架间距由75 m调整为60 m,钢拱架型号由I18调整为I22,拱顶处的竖直位移为161.45 mm,相对于原始设计模拟结果减少了13%,拱脚处水平位移为273.21 mm,减少了17.3%,右拱腰处应力集中值为11.18 MPa,减少了9.1%; 采用双层初支时,2层中钢拱架间距与型号均与原始支护设计相同,为75 m与I18,拱顶处的竖直位移为130.58 mm,相对于原始设计模拟结果减少了29.6%,拱脚处水平位移为227 mm,减少了31.3%,右拱腰处应力集中值为8.24 MPa,减少了33.0%; 采用双层初支时,2层中钢拱架的间距均为60 m,型号为I22,拱顶处竖直位移为80.56 mm,相对于原始设计模拟结果减少了56.6%,拱脚处水平位移为159.34 mm,减少了51.8%,右拱腰处应力集中值为6.13 MPa,减少了50.2%,此工况下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限制最好,拱顶沉降为80 mm,周边收敛为160 mm。  相似文献   
85.
以汉中石门水库东干渠沥水沟渡槽工程发生位移、变形为例,分析千枚岩倾倒体对渡槽及岸坡所造成的危害,并指出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①岩体构造因素;②倾倒岩体破碎软弱,允许承载力偏低;③岩体渗水.  相似文献   
86.
樊献友 《山西建筑》2009,35(11):164-165
阐述了包家山隧道硬质千枚岩段快速施工技术,从施工方案、机械设备和组织管理的合理化论述了隧道的快速施工,指出在大型机械化隧道施工中,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快速、优质、安全、高效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乌鞘岭隧道深埋软弱千枚岩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天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Z1):320-322
通过介绍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软弱千枚岩地层的围岩特性、变形规律、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抑制千枚岩变形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8.
在分析千枚岩的物性特征的基础上,对钻探过程中孔壁失稳因素进行了探讨,以金徽县钻探工作为例,总结了千枚岩地层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对千枚岩地层钻探工作的有序进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在硗碛水电站泄洪洞炭质千枚岩斜井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手段,加强施工期观测、灵活调整开挖、支护、衬砌等办法,克服了围岩条件差、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等一系列地质问题,较好地完成了斜井段的开挖施工,并成功抵御了"5.12"汶川地震给工程带来的安全风险,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0.
在使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不稳固矿块采场时 ,经常出现冒顶和落石的危险 ,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同时也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 ,给矿山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是探讨在此类不稳固矿块留矿法采场中 ,将控制爆破技术引入 ,以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 ,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