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14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57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的工艺设计与运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连市夏家河污泥处理厂采用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生物制气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600t/d。运行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不仅符合我国现有国情,污泥处理成本低,也能够使处理后的污泥达到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而且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使污泥变废为宝,每年产生664.3×104m3沼气、4000t鸟粪石、4×104t优质腐殖土,同时减少排放温室气体6.18×104t,进而使污泥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2.
《应用化工》2022,(7):1760-1767
综述了太阳能辅热技术、太阳能蓄热技术等在厌氧发酵工艺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太阳能辅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针对太阳能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太阳能辅热-蓄热联合技术可有效跨时段利用太阳能,利用相变蓄热技术可将蓄热量提高数倍以上,太阳能和厌氧发酵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其工程应用还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3.
沼气发酵过程存在产气速率低和甲烷浓度低两个普遍问题。从甲烷生成的反应机理来看,如果提供充足的氢气,能够把沼气中的CO2成分转化为CH4,既提高了甲烷的产量,又提高了甲烷的浓度。介绍了最近国内外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性研究成果。实验表明,利用外源氢气确实可以纯化升级沼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达到生物甲烷的品质(即CH4浓度高于95%)。分析了这项技术实用化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强化H2气液传质及获取廉价氢源。最后,对这个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个光电催化产氢与厌氧发酵产甲烷耦合的设想方案。  相似文献   
134.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产酸中试研究,在不添加任何药剂、SRT=15 d的条件下,考察温度在22~40℃之间变化时对发酵产酸以及氮、磷释放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污泥浓度空间分布与污泥水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产酸量逐渐降低,但在22~28℃时产酸量基本稳定在90 mg/L;中试装置1~9 m高度处的污泥浓度与污泥水解程度呈线性相关,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7 m高度处污泥浓度降到最低值即1.39%,相应的SCOD、碳水化合物、TOC浓度也降到最低,分别为345.62、66.84、36.67 mg/L;随着温度的升高,发酵液中的氨氮含量逐渐增多,在38℃时达到最大值即147.13 mg/L,而磷酸盐含量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5.
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预处理过程及厌氧干发酵工艺的试验结果.在预处理过程中,加入好氧降解菌种使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提高到50%.当发酵温度为(35±2)℃,,TS含量为20%,秸秆与猪粪配比为7:3时,原料滞留期为40 d,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8~1 m3/(m3·d),甲烷含量为65%以上.  相似文献   
136.
李佳  陈泽兵  李云  杨秀山 《可再生能源》2011,29(3):43-45,49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类原料厌氧消化的产气率和底物利用率,从环境中筛选出了厌氧降解玉米秸秆产酸和产甲烷的优势菌群,该菌群的最高容积甲烷产率为0.73 m3/(m3.d),气体中的甲烷含量达到85%左右,底物产甲烷量为410 L/kg;以15%高浓度玉米秸秆为原料,该菌群的最大产酸能力为10 g/L,最高容积产气率为3.10m3/(m3.d),平均容积产气率为1.7 m3/(m3.d),平均甲烷含量为55%。研究结果明显高于报导过的相应数据。为高浓度玉米秸秆的高效厌氧消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微生物菌群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37.
污泥碱性厌氧发酵可生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然而碱性发酵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差,影响了发酵液的后续利用。采用生物淋滤法处理发酵污泥,研究了生物淋滤过程中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了脱水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经过72 h调理后污泥比阻降低至5.39×1011m/kg,泥饼含水率达到75.17%,污泥从难脱水变为易脱水。经生物淋滤调理24 h后,蛋白质、多糖含量分别下降到0.49和5.54 mg/g VSS,降低了90.3%和28.0%,说明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减少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调理过程中VFAs无明显损失,VFAs回收率可从调理前的7.62%提高到调理后的95.95%。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氨水预处理秸秆、秸秆粉碎、接种量、接种污泥含水率、反应温度以及氮源等对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适宜条件是:用质量分数10%的氨水预处理,秸秆长度8cm,接种量1:1.5(干物质质量比),接种污泥含水率91.7%,反应温度35℃,尿素添加量为秸秆用量的0.5%。在厌氧的条件下,农作物秸秆在厌氧消化反应容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3~15d,每克秸秆可以制取甲烷92.33mL,可实现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139.
1沼气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被发现的,因此人们称它为沼气。沼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含腐烂的有机物质较多的沼泽、池塘、污水沟、粪坑等处都可能有沼气产生。人们有意识地模仿产生沼气的自然条件建造沼气池,将各种有  相似文献   
140.
吴凡  江皓  张明美  王新 《当代化工》2023,(10):2471-2475
通过厌氧发酵链延长技术可以把废弃生物质转化为应用广泛、附加值高的己酸。在发酵体系中,产物的累积对产己酸过程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添加生物炭材料可以缓解其抑制作用。探究了不同来源的生物炭材料对厌氧发酵链延长体系的促进效果,研究发现由不同原料(木屑、秸秆、桃核和竹子)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均能促进己酸的产生并且将此过程的滞后期缩短为原来的1/2。其中,木屑为原料的热解炭由于比表面积大、表面的功能性官能团数量多,对产己酸过程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使己酸产量增加了44.65%,3种可能进行链延长的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了26.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