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73篇
电工技术   292篇
综合类   183篇
化学工业   849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291篇
建筑科学   547篇
矿业工程   93篇
能源动力   356篇
轻工业   1606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264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4篇
冶金工业   384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1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油渍烟的存在严重影响卷烟质量。卷烟企业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精确分析卷烟油渍烟组成,以此推断出油渍烟的来源,从而对其实施有效措施,从而减少生产卷烟过程中油渍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RGB图像处理检测卷烟梗丝掺配比例的方法,优化卷烟掺配比例。方法:将叶丝和梗丝分别制成粉末后按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烟末,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其RGB均值;通过梗丝比例与RGB均值回归分析,得到梗丝掺配比例与RGB 均值的函数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精确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梗丝掺配比例与RGB 均值多项式回归模型,模型拟合度较高,相关性系数R2为0.997 8;模型的准确性验证梗丝掺配比例与实际掺配比例的相对误差介于0.45%~3.04%,精确性检测变异系数为1.20%~1.86%,重复性检测变异系数为1.84%,均符合定量检测要求。结论:基于RGB图像处理法预测烟丝中梗丝掺配比例的方法,简单可行,与传统的人工挑选的方法相比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采用生物酶对烟梗浆料进行预处理,对比分析了生物酶预处理对烟梗浆料纤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打浆度下,酶预处理组纤维平均长度、粗度、细小纤维含量和扭结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烟梗浆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酶预处理有促使纤维纹孔打开、破坏细胞结构的可能;红外光谱表明,酶预处理后烟梗浆料中的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而烟碱类物质相对含量减少,溶出增加;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明,酶预处理可提高烟梗浆料纤维素的结晶度,相对于对照样的26. 19%,酶预处理样纤维素结晶度为28. 15%,增加了7. 51%;热重分析表明生物酶预处理会提高烟梗浆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在解纤电流80、100、120 A的条件下分别对烟梗浆料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解纤,研究了在烟草薄片生产中的解纤预处理对烟梗浆料性能及基片松厚度和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纤预处理可以提高浆料的打浆性能,但解纤程度过低或者过度,都不利于纤维长度和粗度的保持。适度的解纤预处理可显著降低后续打浆过程段数,节约能耗。解纤预处理后的浆料打浆段数宜保持在二段到三段。在二段打浆后,随着解纤预处理程度的加深,烟梗基片的匀度系数从336.1降低到277.8,匀度提升了17.35%;同时基片的松厚度从2.15 cm3/g降低到1.91 cm3/g,减少了11.16%。为满足再造烟叶匀度和松厚度的要求,需采用中度解纤预处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电子烟雾化剂丙三醇的吸入毒性。  方法  选择120只Wistar大鼠进行90天吸入毒性试验(恢复期28天)。按照大鼠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750 mg/kg),每组动物30只,雌雄各半。试验期间检测大鼠体重和耗食量变化;在染毒期和恢复期结束后,解剖大鼠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液等指标检测和肺部支气管灌洗液分析,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①体重与耗食量: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第3周耗食量降低(P < 0.05),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第6和11周耗食量降低(P < 0.05);②血液学:恢复期中剂量组雄性大鼠,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上升(P < 0.05);PLT(血小板数)水平下降(P < 0.05);③血生化: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④尿液:恢复期低剂量组雄性大鼠的尿比重升高(P < 0.05),⑤脏器重量及系数:染毒期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肝脏重量、肾脏重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恢复期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肺重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⑥肺部支气管灌洗液分析: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⑦组织病理学检查:阴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大鼠的脏器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经分析以上的指标变化未呈现量效关系。  结论  大鼠鼻吸入丙三醇90天,暴露剂量750 mg/kg情况下未对大鼠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滤嘴参数(滤棒压降、滤嘴通风率)对细支烟香味成分释放的影响。  方法  按单因素设计制备60个卷烟样品,采用CH2Cl2浸提、GC/MS分析测定滤片捕集的代表性香味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并筛选了滤嘴参数对香味成分释放量的预测模型。  结果  ① 细支烟主流烟气中代表性碱性、中性、酸性和香味成分总释放量与滤棒压降和滤嘴通风率均呈显著负相关;②滤棒压降对细支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高于常规烟,而滤嘴通风则相反。③外部验证结果显示,4个预测模型的平均预测偏差在4.23%~5.95%之间,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综述爆珠领域技术特点及发展脉络。  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分析研究手段,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爆珠领域国内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及研发热点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此给出了我国爆珠技术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和国内的专利布局情况。  结果  ① 1986—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告国内爆珠领域共计544件专利,从2013年起整体专利申请量和申请人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②国内主要申请人为卷烟制造企业和卷烟辅料企业,国外申请人主要是跨国烟草公司,其专利申请已初具规模。③各技术分支发展不均衡,爆珠应用是该领域专利申请的热点,爆珠制备工艺中成型工艺申请较为集中;爆珠滴制、干燥设备以及成型机中爆珠进料装置在设备分支申请较为集中。④技术需求点主要集中在提高耐加工性、耐候性、稳定性、防止香料损失、受控释放等方面。⑤主要需求方专利申请覆盖面相对较窄,产品应用申请占比较大,分析检测技术方面专利申请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筛选品质优良的晾晒烟种质资源。  方法  35份晾晒烟种质资源种植于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取经晾晒调制后的中部烟叶,经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其常规化学成分和淀粉、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等成分含量。  结果  各主要成分含量范围(及最高值类别):总氮1.62%~3.44%(晒烟)、烟碱2.30%~9.76%(晒烟)、钾0.73%~3.42%(黄花烟)、多酚1.51%~6.43%(晒烟)、石油醚提取物2.66%~8.94%(雪茄烟)、草酸7.09 mg/g~50.21 mg/g(晒烟)、苹果酸41.97 mg/g~173.39 mg/g(黄花烟)、柠檬酸16.02 mg/g~126.45 mg/g(黄花烟)等。35份晾晒烟种质可聚为5类:第1类为黄花烟资源,钾、苹果酸、柠檬酸等含量高;糖、酚、石油醚提取物、草酸、丙二酸等含量低;第2类有马里兰烟、晒烟和雪茄烟,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苹果酸和柠檬酸等含量较高;第3类多为晒烟,多酚含量高;第4类总氮、烟碱含量高,草酸含量较高,第5类总糖、还原糖、淀粉等含量高,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高,苹果酸、柠檬酸等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电子烟的基因毒性及其评价方法,按照受试对象分类进行了综述。其中以细菌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DNA损伤分析等;以离体细胞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微核试验、DNA双链断裂试验、RNA转录测序试验、定向基因检测分析和Bhas细胞转化试验等;以模式动物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长期吸入毒性试验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等;以人体为受试对象的主要是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由于受试对象和试验方法的差异性,导致电子烟基因毒性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较差,因此建议在评价电子烟基因毒性的过程中,应至少考虑细菌、离体细胞、模式动物和临床试验等4个层次的受试对象,通过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长期吸入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获得多个基因毒性的试验终点,科学、客观和全面地综合评价电子烟的基因毒性。  相似文献   
110.
为考察电子烟气溶胶中玻璃纤维的结构状态和释放趋势,建立了电子烟气溶胶中玻璃纤维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对气溶胶中玻璃纤维进行定性观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ICP-MS)定量测定气溶胶中玻璃纤维(以SiO2计)的释放量。按照CORESTA推荐的电子烟抽吸模式抽吸电子烟,通过每轮抽吸30口(连续抽吸4轮,共120口),测定每轮样品的SiO2释放量,比较分析4轮样品之间的玻璃纤维释放量差异。结果表明:①定性方法操作简单,采用该方法易于鉴别玻璃纤维,且结果准确度高;定量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②15种电子烟气溶胶中均有玻璃纤维,其直径分布在7.6~28.3μm之间,长度差别较大,从几何尺寸和物理形态可以推测其为人造玻璃纤维。③电子烟气溶胶中玻璃纤维的释放量为47~432μg/200口。④玻璃纤维的释放量与抽吸口数无关,玻璃纤维的释放呈现无规律、随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