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330、辽7352和丹340共3个玉米自交系的雄幼穗为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在改良MS、改良B5、改良1/2B5 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试验中发现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细胞悬浮系有很大影响,其中供试材料330表现最好,圆形细胞率平均达16.5%,改良1/2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悬浮培养,500mg·L-1的水解酪蛋白对悬浮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2,4 -D的浓度影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细胞成活率,浓度为1.0~2.0mg·L-1时比较适宜。细胞悬浮培养5~7d继代1次。在悬浮培养1个月后 ,经400目镍网过滤筛选,获得单细胞。单细胞培养中,激素水平和培养方式影响单细胞的分裂率,其中2,4-D的浓度为0.5~1.0mg·L-1时比较适宜。浅层培养和看护培养有利于单细胞的生长。在单细胞培养过程中试验获得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意大利蜜蜂MDHⅡ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IEF-PAGE),对有代表性的王浆蜂蜜双高产的"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浙意,Ea)和中国本地意蜂(本意,Eb)、美国意蜂(美意,Em)、澳大利亚意蜂(澳意Eo)、意大利意蜂(原意,Ee)等5个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品种试飞前的幼龄工蜂进行了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和纯合度的研究。由a、b、c3个等位基因编码的MDH图谱第二区带应有的a/a、a/b、a/c、b/b、b/c和c/c6种基因型,在Ea、Eb、Ee3种意蜂中全部出现;在Eo中出现a/b,a/c,b/c,c/c4种,在Em中出现a/c,b/c,c/c3种。联列表独立性检验结果,5个意蜂品种间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纯合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2):161-164
目的:探究并分析Lnc RNA遗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3例,对其进行LncRNA遗传多态性检测,并探究其与结直肠癌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此外,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从中选取50例Loc285194基因高表达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Loc285194低表达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对123例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可见年龄、手术时间、rs6983267(GG)、Loc285194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可见手术时间、rs6983267(GG)、Loc285194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P<0.05),其中手术时间、Loc285194与患者预后有较高相关性(P<0.05),而rs6983267(GG)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漏/感染、性功能障碍、复发或者转移、粘连性肠梗阻、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0%、64.0%、42.0%,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3年分别为90.0%、82.0%、70.0%,观察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时间、rs6983267(GG)、Loc285194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其中Loc285194基因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Loc285194基因低表达的患者,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实现以PCR为基础的水稻种质的耐储藏性检测,将大大加快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耐储藏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本研究首先使用12个籼粳特异性PCR标记对育种与生产中常用的35个籼粳稻进行基因型鉴定,然后,依据基因型信息的聚类分析,将不同籼粳基因型水稻分为籼型、偏籼型、偏粳型和粳型共4类。结果表明,籼型和偏籼型品种老化指数均小于50%,而偏粳型和粳型水稻材料则大多不耐储藏或储藏性较差,偏粳型材料较粳型材料耐储藏性好,并且储藏后粳稻的总酸变化较剧烈。利用籼粳特异性标记的籼粳基因型分析与籼粳型态指标结合可以快捷、简便而有效的鉴别特殊的耐储藏品种,为耐储藏品种筛选与育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烟草不同基因型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烟草的光合特性与基因型密切相关,在栽培烟草两个种间其表现以黄花烟草93-1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普通烟草的烤烟和晒红烟的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普通烟草中烤烟品种间也有差异,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K326和云烟87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是优良的亲本材料。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烟草光合特性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2)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作效应,采用双列杂交方法构建了AA、AB、BB、BA 4个基因型家系遗传材料,分别在不同温度、盐度和养殖环境条件下养殖3045 d,以壳长生长为指标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基因型与温度互作遗传效应中,温度对基因型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20、24、28℃水温下,壳长生长由大到小分别为BB>BA>AB>AA,BA>AB>AA>BB,AA>BA>AB>BB,但温度与基因型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基因型与盐度互作遗传效应中,盐度对基因型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20、25、30盐度下,AA家系生长均显著快于BA、AB和BB家系(P<0.05),各盐度下壳长生长均依次为AA>AB>BA>BB,但盐度与基因型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在室外土池、室内循环水槽、室内水桶3种养殖环境下,环境对壳长生长存在显著影响(P<0.05),各家系生长速度均为室外土池>室内循环水>室内水桶,环境对基因型也存在显著影响(P<0.05),各环境条件下BA、AA、AB家系生长速度均显著快于BB家系(P<0.05),壳长生长由大到小依次为AA>AB>BA>BB,且养殖环境和基因型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影响(P<0.05),采用线性回归法对蛤仔4个基因型与养殖环境互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不同基因型的壳长增长率对环境的响应方法,回归系数所确定的各基因型对环境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顺序为BB>AB>BA>AA。本研究结果为蛤仔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以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40份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在-20℃、4℃、25℃、37℃、60℃温度储藏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种子生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20℃和4℃储藏下,不同基因型间种子发芽率变异较小,而25℃、37℃和60℃储藏下,基因型间种子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选择60℃高温储藏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鉴定,从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中均筛选得到耐储藏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甘薯多酚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为筛选高多酚含量且稳定性好的甘薯品种,测定了5个产地21个甘薯品种(系)的多酚含量,分析了其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甘薯多酚平均含量为0.485 g/100 g,品种间变幅为0.302~1.092 g/100 g,变异系数为34.41%;产地间变幅为0.201~1.337 g/100 g,变异系数为46.98%,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显示甘薯多酚含量受基因型、产地以及基因型与产地互作效应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金山1222"、"浙大9201"、"浙34-81"、"浙255"、"徐55-2"等多个多酚含量高、产地稳定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小麦主要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参加山东省2005~2006年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的11个小麦品种(系),研究了不同品种(系)的硬度、容重、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粗淀粉含量、黏度、稳定时间、W值、P/L值和小麦粉白度等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9个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的影响,且影响排序为基因型(环境(两者互作(除容重外);所有品种的绝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所有地区的绝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稳定性不同,DH5197的稳定性较好、泰山098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