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30篇 |
化学工业 | 185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84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40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用活性白土催化剂合成壬基酚的生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以兰炼四聚丙烯装置的副产物九碳烯烃为原料,采用活性白土作催化剂与苯酚烷基化合成壬基酚的工艺过程,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63.
《Planning》2015,(1)
目的观察母鼠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于壬基酚(NP)对子代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2组:包括NP染毒组(NP 200 mg/kg·bw)和对照组(花生油)。母鼠受孕第6 d到仔鼠出生后21 d灌胃染毒壬基酚,60 d后剖杀仔鼠,检测肝脏PCNA的表达,并检测肝脏功能(包括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球蛋白GL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P暴露组60 d 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积分光密度增高(P<0.01)。经检测仔鼠的TP、ALB(P<0.05)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A、GLB(P=0.194、0.644)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P暴露使仔鼠肝脏组织PCNA的表达增加,即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增多,并且可能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提示NP对肝脏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及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为对象,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与复配表面活性剂对NPES形成微乳液体系的影响.通过比较微乳液区域(ME)在拟三元相图中所占比例,发现最优配比为m(NPES):m(DBSA)=1:1,m(复配表面活性剂):m(正丙醇)=1:3,此时形成微乳液区域面积最大,占57%;用电导率法与动态光散射(DLS)分析微乳液结构,结果表明,当w(H2O)>60%时,形成微乳液为O/W型,粒径为34 nm;该体系对温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65.
66.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P2O5为原料,合成了水乳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通过对还原剂用量等因素的讨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次亚磷酸钠用量为TX-10的0.4%,n(TX-10)∶n(P2O5)∶n(H2O)=2∶1∶0.8,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产品的酯化率为96.84%。 相似文献
67.
为分析壬基酚在环境中的积累行为,基于间歇活性污泥实验和质谱解析方法,结合环境水体中NP检测分析,研究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生物降解差异与壬基分支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出水和活性污泥中有3种壬基酚异构体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异构体,生物降解性较差;壬基酚异构体的生物降解性与其壬基取代基的链长、支链大小和数目具有相关性.由于壬基取代基的分支程度差异,活性污泥对壬基酚不同异构体的降解具有选择性,壬基取代基的支链长、数量多时不利于生物降解,容易在环境中积累. 相似文献
68.
70.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C—Ms法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的壬基酚(NP)分布状况进行了检测,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途径。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NP平均浓度为19.26μg/L,出水NP平均浓度为4.57μg/L。由于泥区回流液中NP浓度较高,导致NP浓度随水处理流程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沉砂池出水NP浓度最高,为进水浓度的1.5倍。在污水处理流程中,除原水外,泥区回流液是NP的一个重要来源;NP的迁出与去除途径包括:初沉池生污泥和二沉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曝气池内的生物降解作用以及随处理出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