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24篇
化学工业   31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9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043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研究了猕猴桃果汁膜厚度、辐射距离、时间和温度4个因素对紫外线杀灭接种在猕猴桃清汁中的大肠杆菌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果汁厚度对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影响最为显著。当果汁厚度为0.5mm,辐射时间为5min,辐射距离为100mm,杀菌温度为30℃时,杀菌率可达99.97%。  相似文献   
42.
《Planning》2018,(3)
为分析宠物犬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洛阳市宠物医院采集宠物犬肛门拭子样品,获得了3株犬大肠杆菌。通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伊红美蓝琼脂选择性培养基,对菌株进行了分离培养。采用煮沸法提取大肠杆菌DNA,采用PCR方法扩增大肠杆菌16S r 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了PCR产物大小,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最终鉴定为大肠杆菌。选择20种抗菌药物,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宠物犬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氟哌酸等16种抗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耐药谱广,出现了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3.
《Planning》2015,(5):544-547
为了解水貂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集山东省某水貂养殖场水貂粪便;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获得8株大肠杆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对9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耐药率范围25.0~100.0%),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100%耐药;对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呈较低耐药率;62.5%的菌株对所检测的8种药物耐药.以上结果说明了本次检测的水貂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和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水貂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44.
微生物法在吸附处理重金属污染和回收贵金属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载体A固定化大肠杆菌开发了一种高效微生物固定化吸附剂,研究其对Pd(II)的吸附特性,构建其对Pd(II)的动态吸附模型,并开展了循环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柱的穿透时间和耗竭时间与大肠杆菌的浓度、微生物固定化吸附剂的填充量成正相关,与溶液流速成负相关;载体A:粘结剂:大肠杆菌的质量比为4:1:3,固定化吸附剂添加量为15 g、溶液流速3 mL/min时,吸附柱对Pd(II)有较好的吸附效率,穿透时间和耗竭时间分别为60 min和360 min;使用2 mol/L的HCl对负载Pd(II)后吸附剂进行解吸处理,解吸率达到99.32%;吸附-解吸循环5次后,固定化吸附剂对Pd(II)的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5.
首次利用三价铜(Cu(Ⅲ))降解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NPX),探讨了 Cu(Ⅲ)降解 NPX的影响因素、活性种类及毒性研究。结果表明,p H=7.0,反应 5 min 时,0.1 mmol/L 的 Cu(Ⅲ)降解了 80% 的 NPX 并且降解率随 Cu(Ⅲ)浓度增加而增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体系中 Cu(Ⅲ)为主要活性物种;酸性条件下 Cu(Ⅲ)难以存在,并且 Cu(Ⅲ)特征峰强度随 p H 的增大而增大;Cl-、HCO3-和 HA 对 NPX 的降解无明显影响;体系 TOC 值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并且NPX 的中间降解产物的急性生物毒性要低于 NPX;另外推测 Cu(Ⅲ)是一种单电子氧化剂,对具有富含电子结构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46.
琥珀酸(Succinic acid)被认为是白色生物技术生产的最具潜力的大宗化学品之一,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存在得率低、副产物积累、生产强度低等问题。为了实现琥珀酸的高效生产,在3.6 L发酵罐中对E. coli FMME-N-26生产琥珀酸发酵条件和补料策略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好氧-厌氧两阶段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有氧发酵8 h后转为厌氧发酵,MgCO3为pH中和剂,发酵72 h补加抗渗透压保护剂2 mmol/L甜菜碱,厌氧阶段控制葡萄糖浓度为1~5 g/L。优化后发酵72 h,琥珀酸的产量和厌氧阶段得率分别达到119.2 g/L和1.08 g/g葡萄糖(理论得率97%),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46.4%和4.8%,副产物乙酸和乳酸仅积累2.37和0.94 g/L,分别比优化前降低了37.1%和49.2%。在1000 L发酵罐中实现中试放大生产,E. coli FMME-N-26生产琥珀酸的产量、得率和生产强度在国内外属于领先水平,为琥珀酸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高价值化学品的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7.
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壳聚糖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在抗菌聚丙烯(PP)中应用的可行性。壳聚糖在氧气中起始分解温度为252.0℃,可满足加工PP时对耐热性能的要求。壳聚糖改性PP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变化不大,黄色指数增加。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抗菌率逐渐提高,当壳聚糖质量分数达3%时,抗菌P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可达99%。  相似文献   
48.
环氧化物水解酶能够立体选择性地催化环氧化合物生成相应的二醇,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不同甘油浓度对重组大肠杆菌Rosetta(DE3)/pET28(a)-CESH生长的影响,确定了IPTG最佳诱导时机、诱导浓度和诱导后培养温度。在15 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对比分批补料和批次发酵,前者生产率达6.71×105 U·(L·h)-1,比批次发酵提高了33.3%,酶活达到2.0×107 U·L-1,所用的时间,比批次发酵缩短了10 h,适合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49.
利用生物酶降解建筑装修污染物甲醛具有温和及环保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仅通过甲醛脱氢酶(FADH)催化甲醛为甲酸具有效率低及产生甲酸污染等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分别异源表达密码子优化的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基因。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且纯化出具有活性的FADH和甲酸脱氢酶(FDH),进一步发现在FADH降解甲醛体系中加入FDH将甲酸进一步转化为无害的CO2后甲醛降解效率可提高5.8倍,为“绿色”治理甲醛污染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50.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