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170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7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最近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发,特别是在有机聚合物活性材料领域,制备出各种电子供体和受体材料。本研究开发了一条简单的路线,可合成出系列的有机受体材料(富勒烯衍生物),通过利用活性的丙二酸亚异丙酯为起始原料,与对甲氧基苯酚进行酯化反应,高收率的制备了丙二酸对甲氧基苯酚单酯中间体;进一步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以叔丁醇为例),生成不对称的丙二酸双酯,最后与富勒烯C60进行Bingel反应制备富勒烯衍生物,其电化学性质被表征。  相似文献   
72.
共轭聚合物/C60复合体系及其在光伏打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聚合物/C60复合体系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本文介绍了共轭聚合物/C60复合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以及近年来该体系在光伏打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张涛 《安徽化工》2018,44(3):11-13
主要介绍了近些年富勒烯多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上海化工》2015,(1):40-41
<正>最近,受到自行车轮的启发,德国化学家合成出直径12 nm的有机六边形纳米轮,其分子式为C1878H2682。组装大而平的分子盘极具挑战性,如果分子中间是空的,那么直径达到5 nm时就倾向于崩溃。波恩大学的Sigurd H觟ger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想出了一个妙招,加上支撑辐条以提高稳定性。在新的C1878分子中,像自行车轮一样,辐条从中心轮毂向周围辐射。中心轮毂为带有6个取代苯基的苯环,化学家们在每个苯基上附加了一个箭头形状的链段,该链段  相似文献   
75.
孙津清 《天津化工》2004,18(4):29-30
本文探讨了含富勒烯聚酯的合成方法。通过尺寸排阻色谱法测定了聚合物的摩尔质量。  相似文献   
76.
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WPCVD),以富勒烯(C60)甲苯饱和溶液为碳源,用载气携带的方式通入反应腔中生长金刚石膜.Raman光谱、SEM和AFM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超纳米晶金刚石薄膜相组成纯度较高,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nm,表面粗糙度为16.56nm,薄膜平均生长速率约为0.6 μm/h.此方法较其他以C60为碳源生长超纳米晶金刚石薄膜的方法更为简便,且容易控制富勒烯碳源的浓度,沉积速率更高,是一种新型的制备超纳米晶金刚石薄膜的可控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叠氮化合物在无机材料化学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铜催化形成三唑基的点击化学反应为主要改性方法,其改性的基材包括纳米碳管、富勒烯、金、磁性材料、聚合物/粘土纳米粒子以及金刚石表面,通过点击化学改性,可拓展上述无机材料在光电与生物技术以及医药和生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8.
过渡金属硫化物类富勒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硫化物类富勒烯,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电子结构及电、磁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当前富勒烯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该文对过渡金属硫化物类富勒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9.
采用NaOH和发烟硫酸对富勒烯C60进行化学处理,合成了富勒烯磺酸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富勒烯衍生物进行表征,并分别与聚电解质(PDDA)进行了分子沉积膜实验,结果显示富勒烯磺酸基化合物能较好地获得分子沉积膜.  相似文献   
80.
在分子热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中富勒烯的分离因子与柱温、碳数、流动相组成之间的定量相关模型,用不同来源的C70和C60-C96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相当令人满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