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65篇 |
免费 | 3018篇 |
国内免费 | 20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08篇 |
综合类 | 2081篇 |
化学工业 | 1034篇 |
金属工艺 | 798篇 |
机械仪表 | 1527篇 |
建筑科学 | 2042篇 |
矿业工程 | 1003篇 |
能源动力 | 412篇 |
轻工业 | 1707篇 |
水利工程 | 681篇 |
石油天然气 | 384篇 |
武器工业 | 123篇 |
无线电 | 219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54篇 |
冶金工业 | 265篇 |
原子能技术 | 100篇 |
自动化技术 | 57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560篇 |
2023年 | 951篇 |
2022年 | 1054篇 |
2021年 | 1247篇 |
2020年 | 1128篇 |
2019年 | 1078篇 |
2018年 | 610篇 |
2017年 | 855篇 |
2016年 | 890篇 |
2015年 | 1093篇 |
2014年 | 1589篇 |
2013年 | 1281篇 |
2012年 | 1417篇 |
2011年 | 1370篇 |
2010年 | 1247篇 |
2009年 | 1159篇 |
2008年 | 1310篇 |
2007年 | 1059篇 |
2006年 | 841篇 |
2005年 | 887篇 |
2004年 | 715篇 |
2003年 | 594篇 |
2002年 | 521篇 |
2001年 | 413篇 |
2000年 | 377篇 |
1999年 | 329篇 |
1998年 | 273篇 |
1997年 | 248篇 |
1996年 | 217篇 |
1995年 | 216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面前这对新推出不久的CM1是一款相当小型的书架式音箱,其高度仅280mm,宽度和深度分别是165mm和276mm,净重约6.7kg。CM1中运用的众多先进技术均来自B&W最好的扬声器成果Nautl1us(鹦鹉螺),例如带Tubeloaded的铝膜球顶高音单元、Keylar纤维编织盆中低单元、Flowport倒相管设计以及一阶分频器等等,均可谓是B&W的招牌。 相似文献
42.
43.
要在深色的背景添加浅色影像,传统技术是底图放大曝光时,先用黑纸、棉花(羽化用)将准备添加影像的位置遮挡住,再更换底片,将要添加的套放上去。套放曝光时用手或黑纸适当遮挡并晃动柔化,以同底图像更好地衔接。数码处理则容易得多。通过数码手段在夜景照片左上方添加一个月亮,方法是: 相似文献
44.
色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对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监测,通过采集变压器箱体内的少量油样,分析油中气体的组分及其含量,就可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的性质以及故障的大致部位。介绍了色谱分析技术在炼钢厂EAF变压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46.
张茵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3):32-33
本文着重论述针编织服装的造型设计特点,主要包括弹性利用、边口处理、组织变化、图案装饰、异料镶拼、分段染色、纱线混色、纱线配置、机型混织等。 相似文献
47.
给出了确定局部结构已知的有限半群的推理法则,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算法。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一种以局部应力应变法为理论基础,以磁带记录仪,A/D转换器,386计算机为硬件配置的机械构件疲劳寿命预测系统。该系统能对机械产品进行实时应力信号采集,以采集的信号作为依据,对产品进行寿命估算,应用这套系统,对ZKX1848振动筛进行了寿命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49.
DY型风口特性及其在局部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Y型风口的结构及射流特性。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风口速度衰减的经验公式,介绍了局部空调的定义及DY型风口在局部空调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0.
网络的建立为增进工作效率和共享数据资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网络的管理者们时常发现,网络的吞吐量会出现莫明其妙的下降现象,而影响网络应用系统的的正常运转.本文介绍了借由网管应用程序搜集和分析中继器(Repeater)网管模组MIB(Management Inforrmation Base)信息,辨别并确认造成网络交通拥塞的两个重要原因:Late Collision与漏电PC.文中提出了利用网桥来分隔的改善措施,并比较改善前后网络错误传输比(Error Rate)的变化,找出可判断以太网络传输质量的参数,并提出发展自动判别、动态式隔离漏电PC干扰的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