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3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以毛叶山桐子油为原料,通过转酯化、环氧化、开环及低碳酸酐酯化等四步化学反应,制备了环境友好型润滑油。研究中,考察了各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配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路线,并对最优条件下的产品黏度、倾点、闪点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以毛叶山桐子油为原料制备出的环境友好型润滑油基础油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2.
张晨  孙晓娜 《中国油脂》2024,49(3):16-20
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桐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0∶3、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h、pH 3.0,在此条件下的提油率可达88.3%;山桐子油中维生素E、总甾醇、总多酚和角鲨烯含量分别为367.2、3 100、148.7 mg/kg和258.7 mg/kg,且其气味、滋味、色泽、酸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8—2018《山桐子油》成品油要求。采用优化的工艺提取山桐子油高效可靠,且所得产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3.
对不同生长期的重庆1号、重庆2号品种的毛叶山桐子果实的整果、果肉和种子中的基本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并运用气相色谱法对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果实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中粗脂肪、蛋白质、总糖、灰分、总酚、总黄酮等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2个品种毛叶山桐子作为油脂原料的最佳采收期分...  相似文献   
34.
山桐子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冷榨压力、转速、冷榨温度和水分含量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最佳冷榨工艺条件为:冷榨压力3.75MPa,转速36.5r/min,冷榨温度77.5℃,水分含量9%,此时出油率为26.61%。最后将冷榨后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与其它油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山桐子油亚油酸含量明显高于茶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   相似文献   
35.
毛叶山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毛叶山桐子油、甲醇为原料,研究了通过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试验依次考察了反应温度、NaOH浓度、醇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毛叶山桐子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0℃,NaOH用量为油重的1.0%,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毛叶山桐子油转化率最高,达到95.5%。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生物柴油性能达到美国生物柴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山桐子油的品质进行了分析,分别测定了其酸价、皂化值、碘值、过氧化值及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以期为山桐子油的制取与开发提供依据.从试验结果得知山桐籽油的碘值为145.32 gI2/100g油,属干性油,不易保存,亚油酸含量80.12%,是一种亚油酸型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37.
山桐子油是一种营养及其丰富的食用油,但因含有较多磷脂类胶溶性杂质,容易使其酸败变质,在高温下发黑发苦,降低其品质。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螯合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和碳酸钠为助剂的软脱胶工艺脱除山桐子油中的胶体物质,考察螯合脱胶剂的体积比、脱胶温度、脱胶时间和离心分离时间对山桐子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得到山桐子油的最佳脱胶工艺:螯合脱胶剂的体积比为2∶3∶3,脱胶温度为35℃,脱胶时间为10 min,离心分离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山桐子油的脱胶率达到96.93%。同时,建立的分析方法可有效地测定山桐子油中磷脂含量。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不仅其脱胶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脱胶后的山桐子油色泽也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38.
通过测定山桐子果含水率、含油率以及山桐子油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总酚、角鲨烯和β-谷甾醇,研究了阴干、晒干和烘干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桐子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和微量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3种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山桐子油酸价和皂化值由高到低的干燥方式依次为阴干>晒干>烘干;山桐子油过氧化值和β-谷甾醇含量由高到低的干燥方式依次为晒干>烘干>阴干;山桐子油角鲨烯含量由高到低的干燥方式依次为烘干>阴干>晒干;VE含量由高到低的干燥方式依次为晒干>烘干≈阴干;总酚含量3种干燥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晒干得到的山桐子油的理化性质较好,微量营养成分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39.
旷春桃  吴斌  唐宏伟  向舒  贺剑扬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54-157,228
为了充分利用山桐子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山桐子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山桐子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47min,萃取温度53℃,萃取压力24 MPa;在该条件下,山桐子油得率为(38.25±0.41)%。山桐子油得率和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0.000 9)。GC—MS结果表明,山桐子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33%,亚油酸含量为71.43%。山桐子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资源,超临界CO_2可以高效萃取山桐子油。  相似文献   
40.
为探寻木本油料山桐子果实及其油脂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本文对良种“鄂选1号”山桐子果实和油脂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桐子鲜果和油脂中的总体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烷类、酚类、醚类、醛类、烯类、酮类,总体挥发性含量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9月30日这个特殊的采收时期达到最低。鲜果中挥发性成分中的优势成分主要为烷类、酯类、醇类、酮类、烯类、醛类,相对含量烷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烯类。油脂中挥发性成分中的优势成分为烷类物质,最高达86.249%,而烷类物质中主要成分为正戊烷,占总体挥发性成分的86.156%,是山桐子油脂挥发性成分的绝对优势成分,且其在采收期的变化规律与油脂烷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整体变化规律相同,与鲜果中整体烷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实验结果为山桐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和油脂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联与规律研究以及山桐子油特殊香气的形成过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