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2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玉  楠枫 《食品与生活》2014,(12):32-33
腊味是南方的特产,尤其广式腊味更是-绝.尽管现在上海的超市都有卖广式腊肠,只可惜工厂里出来的产品比起过去传统手工制作的总还是差口气.这次李强特地从广东老家带来风味地道的腊肉、腊肠和腊鸭,与我们的热心读者李女士再次相约前往位于上海普陀区骊山路12号的永昌泰山菜市场,寻找与这些腊味一样风味十足的食材.  相似文献   
42.
说到进补,总是让人想到火炉上冒着热气的广式“老火靓汤”,根据四时节令选择或清凉或温热的食材,加入排骨、鸡肉,刖认慢慢煲上个把小时,味道鲜香自不必说,那一分安逸与温馨,那一份淡泊与悠然,更是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  相似文献   
43.
广式腊肠颂     
腊肠,就是我们俗称的“香肠”,中国人固然大吃特吃,欧洲人也照吃不误,说起来,可算是全球化的食物.腊肠的种类数之不尽,单讲我们中国,由北至南,一方水土做一方肠,各有特色.评选最佳的那款,大家意见不一,总之自己家乡的排名居首,是错不了的.  相似文献   
44.
广式月饼是闻名国内外的广式糕点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外型美观,皮嫩馅足,油而不腻,食之爽口”.广式月饼有各种果仁和桂花之自然清香,诱人食欲.本文就广式月饼制作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将中国传统的广式腊肠,按照传统的配方,保留部分传统工艺,加工成食用和流通方便的即食食品,使广式腊肠更具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6.
9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月饼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结果显示,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达到98.1%,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较为稳定,大中型企业和名牌产品占据了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47.
广式腊肠热风干燥过程理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模拟广式腊肠工业化生产中热风干燥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水分、亚硝酸盐、氨基酸、游离脂肪、有效酸度、发色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的第一天,水分蒸发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他反应相对不显著或者受水分蒸发影响小.而与产品风味密切相关的生化反应主要集中在第三天.  相似文献   
48.
蜂蜜中单糖比例与转化糖浆的单糖比例相近,且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蜂蜜的酸碱度值pH3.2~4.6,用蜂蜜替代转化糖浆制作广式月饼有很好的效果,而并含有多量的碱性无机盐类,属于碱性食品,可以中和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使体液碱化,从而起到调整肌体酸碱平衡,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因此,用蜂蜜制广式月饼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9.
煲仔饭是广东的传统美食。广式煲仔饭的风味多达20余种,如腊味、冬菇滑鸡、豆豉排骨、猪肝、烧鸭、白切鸡等等。其实,瓦煲除了指一种盛器,还指一种烹饪方法,就是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加盖,把米饭煲至七成熟时加入配料,再转用慢火煲熟。区别于“砂锅”,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较灵活,煲出来的饭也较为香口。  相似文献   
50.
广式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不同厂家生产的广式腊肉在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保质期与水分活度相关,与水分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水分活度越低,保质期越长。在3个样品中具有相同挥发性风味成分35种,约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0%左右,而且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差别很大。醇类物质、醛类物质和酯类物质是广式腊肉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在广式腊肉风味的形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