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3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21篇
化学工业   11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18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639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全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CTC)-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油茶籽炒制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炒制过程中油茶籽油的风味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炒制工艺下共定性和定量挥发性物质73种,其中醛类物质种类最多(14~16种),质量分数最高(50%~70%);炒制温度相比较于炒制时间,可显著提高呋喃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以及酯类化合物的种类;鉴定出对油茶籽油整体风味关键贡献的风味物质(ROAV≥100)共11种,按照贡献度大小分别是3-甲基丁醛、(E)-2-甲基-2-丁酸乙酯、苯乙醛、2-甲基丁醛、己醛、二羟基-2(3H)呋喃酮、辛醛、2-甲基丙醛、庚醛、2-戊基-呋喃、辛酸;高温长时有利于麦芽味、水果味、青草味、烧烤味和坚果味的风味物质的生成,低温短时更有利于脂肪味、焦糖味、水果味风味物质的生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炒制工艺140℃—15 min、160℃—15min和180℃—15 min下的油茶籽油样品风味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工艺,具有贡献的风味化合物主要为呋喃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综合...  相似文献   
112.
为探究菌体蛋白在肉制品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使用菌体蛋白替代不同比例的鸡胸肉制作炸鸡块,并对获得的炸鸡块进行营养组成、烹饪损失、色泽、质构特性以及感官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菌体蛋白替代20%~60%鸡胸肉制作的炸鸡块产品,蛋白含量在21.12 g~18.78/100 g,脂肪含量在9.98~10.48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在2.22~5.23 g/100 g。随着菌体蛋白比例增加,炸鸡块的烹饪损失由19.19%减小到16.28%,硬度由4.48 N升高到5.97 N,弹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菌体蛋白替代20%鸡胸肉的炸鸡块与无菌体蛋白的产品相比,营养组成差异小,嫩度无差异(p>0.05),但亮度(L*67.60)增加,咀嚼性与弹性分别提高43.95%与17.95%(p<0.05),感官评价接受度良好。综上所述说明菌体蛋白可用于制备新型炸鸡块产品,研究能够为菌体蛋白作为动物蛋白替代的应用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3.
泡茶用水的离子种类及含量是影响绿茶茶汤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开发泡茶专用水及其相应设备,以不同种类矿石(石英石、麦饭石、富锶滤料、弱碱滤料、高总溶解固体(TDS)滤料)为研究对象,探究矿石浸泡水对绿茶茶汤风味品质的影响。矿石浸泡水研究结果显示,石水比、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对不同种类矿石浸出规律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高TDS滤料浸泡水所含离子含量最高,石英石的溶出稳定性最佳,矿石浸泡水的最佳处理为室温下石水比1∶50,浸泡时间5 min。矿石浸泡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5种矿石浸泡水煮沸后电导率均增大而变化幅度小于10μs/cm,pH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矿石浸泡水电导率受温度影响小,而pH受温度影响大。矿石浸泡水所含阳离子(K+、Na+、Mg2+、Al3+、Ca2+)中Ca2+是引起矿石浸泡水电导率增大的主要阳离子,随着电导率的增加绿茶茶汤涩味显著增强,其中Ca2+含量与茶汤涩味强度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14.
本试验以荷叶、柚子为主要原料,以复配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为凝胶剂,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以研制出一种高营养口感好的果冻。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柠檬酸0.20%、白砂糖8%、荷叶水4 mL/100 mL、复配胶(魔芋胶∶拉卡胶∶黄原胶=4∶1∶1)0.8%、新鲜柚子粒10 g/100 mL,该配方下荷叶柚子果冻的感官评分为89分,具有荷叶清香,口感爽滑。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以小麦粉、泡打粉、水、猪油和白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效应值,来优化发面包子面皮配方,并结合质构分析得到包子面皮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以100 g小麦粉为基准,酵母粉0.6 g,发面包子面皮的最优配方为泡打粉3.0 g、猪油1.5 g、水48 g和白糖4.5 g。在此配方下蒸制出来的发面包子面皮松软洁白,口感软糯,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6.
陈化是提升六堡茶品质的重要工序,为明确新型陈化技术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比较了新型陈化技术处理与正常仓储的六堡茶的感官品质与理化成分。结果表明,经过新型陈化技术处理的六堡茶汤色更红,香气滋味更显陈味,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正常仓储的六堡茶。新型陈化技术为稳定提升六堡茶品质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17.
发酵豆渣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食品,添加到馒头中可以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为了解发酵豆渣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不同发酵豆渣添加量对馒头的白度、色泽、理化特性、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豆渣添加量在30%以内时,感官评分大于70分,白度、色泽、高径比、质构特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发酵豆渣添加量在10%以内时,对馒头的品质影响较小,馒头面团的发酵活力和馒头品质较优,但随着发酵豆渣添加量的增多,馒头品质下降。以部分的发酵豆渣作为馒头的原料,是提高豆渣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8.
利用蒸汽爆破法对小茴香秸秆进行处理,研究爆破前后小茴香秸秆常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的变化及爆破小茴香秸秆对烟草薄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蒸汽爆破压力为1.0 MPa、保压时间3 min的处理条件下,小茴香秸秆纤维出现明显破坏现象,综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降幅分别达到8.1%和15.8%;蒸汽爆破处理有利于小茴香秸秆的打浆及加工生产薄片,可提高产品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19.
风味是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新产品的开发和消费者选择。食品挥发性风味复杂,种类多样,富含多种香气化合物。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尝试运用风味化学的研究手段解析食品的风味成分特征,从而表征风味轮廓。本文从风味的定义,风味物质提取包括吹扫捕集、固相动态萃取(Solid Phase Dynamic Extraction,SPDE)、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风味成分的分析包括顶空分析(静态顶空、动态顶空)、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GC-O-MS)及可切换式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SGC×GC-O-MS),分子感官科学包括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香气模型的构建、缺失实验和香气重组物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技术的提升和风味品质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江蓠加工过程中藻腥味大、采收后易腐败变质等对即食江蓠产品口感、风味影响较大的问题,本研究对即食腌渍江蓠的脱腥及漂烫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使即食江蓠品质和风味得到提升和改善。以江蓠(Gracilaria)为主要原料,首先采用柠檬酸脱腥,通过感官模糊评价分析,并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筛选出最优的脱腥条件;最后以感官评价和质构检测为指标优化漂烫条件。结果表明,江蓠最佳脱腥条件为柠檬酸浓度2%,脱腥时间30 min,脱腥温度31℃;漂烫条件为80℃漂烫6 s,料液比1∶40 g/mL。本研究对腌渍江蓠采用的预处理工艺条件相对简单且成本低廉,利用该工艺预处理的即食腌渍江蓠藻腥味淡、漂烫后质地脆嫩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