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18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7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251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山东食品发酵》2005,(1):46-46
墨西哥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酵母,它能够抑制导致腐烂的细菌在苹果皮上生长,从而延长苹果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3.
“彩色番茄”果色新颖、风味甜美,是西餐中颇为流行的水果蔬菜之一.具有果汁少、果肉厚、耐贮运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但其果色形成原因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果肉质体进行观察,发现彩色番茄果实中有条纹部分和无条纹部分的果肉细胞质体发育不同步.有条纹部分的质体(主要为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变)在发育时间上迟于无条纹部分的质体.从解剖学角度初步认为这可能是形成彩色番茄条纹的原因,为番茄果色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通过对土豆的特性及贮存要求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设计提出了土豆库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纺织装饰科技》2006,(3):26-27
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属单细胞纤维,与棉纤维相同。但棉纤维是种子纤维,由种子的表皮细胞生长而成的,纤维附着种子上。而木棉纤维是果实纤维,附着于木棉蒴果壳体内壁,由内壁细胞发育、生长而成。木棉纤维在蒴果壳体内壁的附着力小,分离容易,木棉纤维的初步加工比较方便,不需要象棉花那样须经过轧棉加工,只要手工将木棉种子剔出或装人箩筐中筛动,木棉种子即自行沉底,所获得的木棉纤维可以直接用作填充料或纺纱。目前应用的木棉纤维主要指木棉属的木棉种、长果木棉种和吉贝属的吉贝种这3种植物果实内的绵毛。木棉纤维有白、黄和黄棕色3种颜色。一株成年期的木棉树可产5~8kg的木棉纤维。  相似文献   
7.
以林生茜草果实为原料,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对其花青素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确定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后的花青素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LX-8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吸附平衡时间3 h,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及解吸液pH 2.0,解吸剂乙醇体积百分数70%,吸附与解吸流速均为0.5 mL/min,解吸剂用量60 mL。纯化后色价77.53,纯度(质量分数)37.99%。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在酸性、低温、避光环境中较为稳定;Na+ 、K+ 、Al3+ 、Mg2+ 的加入对其稳定性无不良影响,Ca2+ 、Fe2+ 则对其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氧化还原剂对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而防腐剂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加热条件下,糖与酸味剂的加入均对花青素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雅琴  付雪婷  王丽波  刘博  车发  杨昱 《精细化工》2019,36(12):2467-2475
利用乙酸酐对黑穗醋栗果实多糖(BP)进行乙酰化修饰,选择低、中、高3种取代度(DS)的乙酰化多糖ABP-1(DS=0.14±0.02)、ABP-2(DS=0.28±0.02)和ABP-3(DS=0.55±0.01)进行性能测试,考察了乙酰化对BP单糖组成、形貌特征等结构特性及活性的影响。FTIR和GC结果表明,乙酰化修饰对BP碳链主要特征没有影响,ABP-1、ABP-2、ABP-3和BP均含有半乳糖醛酸、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但其摩尔分数不同。刚果红实验显示,乙酰化多糖和BP均无三螺旋结构;SEM结果表明,乙酰化多糖和BP外观形状不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化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DPPH·、OH·、O_2~–·)清除活性,及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大小顺序为:BP ABP-1 ABP-2 ABP-3 阳性对照(VC或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BP和乙酰化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属于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5,(12):65-68
为研究东平湖不同生物量菹草腐烂对上覆水中碳氮磷浓度的影响,将杀青后的菹草按1、5、10 g/L的生物量分别投放进装有超纯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在不同时刻测定了上覆水中总碳(TC)、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并计算了碳氮磷的累计释放量和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结果表明:菹草腐烂过程中,上覆水中TC、TN、TP的浓度及其累计释放量均随菹草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低生物量(1 g/L)下TC、TN的单位质量累计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生物量下的;各生物量下上覆水中C/N为0.54~0.59,随时间变化较小;菹草腐烂过程中N的相对污染负荷大于P的。  相似文献   
10.
王磊  茅兵  谢立 《计算机科学》2010,37(1):153-157
内存腐烂攻击在软件安全攻击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近来,动态着色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技术通过在访问内存时检测指针的完整性来抵御攻击。然而,存在一类可以绕过指针完整性检查的策略来进行攻击的实例,比如数组的越界访问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着色跟踪分析的方法来解决这类已有着色技术不能检测的问题。其思想是,借助于内存访问控制的思路,首先像已有的动态着色技术那样,在内存访问时对指针进行完整性检查,然后检查指针将要访问的内存区域是否处于指针合理的访问范围之内。原型系统是基于Valgrind的,并不需要源码,因此可以用于很多商业软件。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很多类型的攻击,系统的性能损耗接近于Memcheck这种常用的内存错误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