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1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15篇
化学工业   26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7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198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牛乳蛋白过敏是主要由IgE介导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在易感体质婴幼儿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风险。当前消除牛乳蛋白致敏性的技术手段包括热处理、高压处理、酶水解、糖基化修饰等,但这些方法可能会降低蛋白的营养功能价值、或产生不良风味。植物多酚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生物学活性。多酚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有显著的亲和作用,能通过共价和非共价结合方式有效降低不同食物蛋白的致敏性。本文主要阐述酚-蛋白互作关系对牛乳致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设想,为新型低致敏乳制品的开发工作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核桃仁在适宜霉变条件(温度25 ℃、相对湿度85%)下的真菌侵染过程,揭示其霉变过程中真菌群落的结构与真菌群落样性变化。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核桃仁霉变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子囊菌门是核桃样品霉变的主要真菌门类,相对丰度在27.41%~99.98%范围,其次是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在0.01%~32.56%范围。在真菌属水平上,霉变过程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镰孢菌属、链格孢属、赤霉属与曲霉属。1周内核桃仁的霉变过程可大致分为Ⅰ期(0~2 d)、Ⅱ期(3~4 d)、Ⅲ期(5~7 d)3个时期,Ⅱ期与Ⅰ期相比镰孢菌属出现明显的富集,Ⅲ期与Ⅱ期相比镰孢菌属、链格孢属与曲霉属出现明显的富集,Ⅲ期与Ⅰ期相比镰孢菌属、链格孢属与曲霉属出现明显的富集。结论:核桃仁霉变过程中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分为3个时期,真菌多样性呈下降趋势,镰孢菌属、链格孢属与曲霉菌属是其霉变的优势真菌种群。  相似文献   
123.
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酶活力、酶热稳定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0℃;酶热失活遵循一级动力学原理,二巯基丙醇、亚硫酸钠、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对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鞣花酸酸化工艺条件。以多酚提取物转化率为指标,考察硫酸浓度、酸化时间、酸化温度对鞣花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石榴皮鞣花酸的酸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鞣花酸酸化工艺为:硫酸浓度为0.83mol/L、酸化时间5h、酸化温度105℃,石榴皮多酚提取物转化率为86.38%,用无水甲醇热回流萃取4次,得到鞣花酸样品。建立了石榴皮酸化制备鞣花酸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对石榴皮鞣花酸的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栖菜为原料,研究确定经济高效的羊栖菜多酚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检测分析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参数对多酚粗提物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得到羊栖菜多酚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70℃。以多酚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10种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确定大孔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大孔树脂NKA-9对羊栖菜多酚的吸附量和解吸率最佳,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达到0.73mg/g和91%。NKA-9树脂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 H为4,体积为300m L,流速为1m L/min;洗脱液浓度为70%,洗脱液体积为400m L,洗脱流速为1m L/min。  相似文献   
126.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多酚氧化酶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匀浆浸提法提取多酚氧化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料液比、提取pH值、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添加量和浸提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匀浆浸提工艺参数对金银花多酚氧化酶提取有显著影响,影响显著顺序为缓冲液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PVP添加量。金银花多酚氧化酶匀浆浸提优化工艺参数:料液比1∶6.29(m/V)、缓冲液pH 8.03、PVP添加量1 g/100 mL、浸提时间1.71 h,在此条件下获得酶比活力为667.564 U/mg,所得多酚氧化酶提取回归模型显著(R2=0.9425),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多酚氧化酶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7.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最大释放量是其1.02、0.93、1.21 倍,黄酮最大释放量是其1.46、2.37、2.16 倍,最大抗氧化活性是其1.10、1.23、1.62 倍。体外模拟肠消化4 h后,与胃消化0 h和肠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0.99、0.80、1.29 倍和91%、81%、90%,黄酮的最大释放量分别为其73%、39%、64%和51%、17%、39%,最大抗氧化活性分别为其1.67、1.09、1.76 倍和1.31、0.88、1.22 倍。这表明柑橘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胰酶、胆汁及胃酸均可以促进抗氧化活性物质释放。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对目前已有的核桃内种皮去除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探讨了每种核桃内种皮去皮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核桃内种皮去除技术,以期为核桃产业综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37-24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青海蚕豆多酚的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青海蚕豆不同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15(g:m L),超声波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35℃提取20 min,蚕豆总酚含量达到47.78 mg/100 g;10种不同蚕豆品种(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VF11品种总酚含量最高,2005-00品种总酚含量最低,Y3品种总黄酮含量最高,青蚕15号品种总黄酮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系)蚕豆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力和还原能力,但·OH、O-2·清除率较弱,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青海13号、青蚕14号、2005-00、E26对DPPH·清除率较高,达到60%以上,Y3的·OH、O-2·清除率及还原能力均高于其他品种,说明蚕豆中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各个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有一定的选择性,且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蚕豆发挥清除羟自由基、氧自由基及还原能力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3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2):197-202
南美白对虾营养丰富,但冷藏期间容易腐败变质,为保持对虾品质和延长货架期,采用质量分数0.4%蓝莓叶多酚和1%壳聚糖的复配液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浸泡处理,以未处理的对虾作为对照,分别测定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质构、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值、p H值等),用以评价蓝莓叶多酚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4℃冷藏条件下,蓝莓叶多酚复合生物保鲜剂能有效控制冷藏南美白对虾的感官品质,抑制微生物生长,减缓脂肪氧化,延长对虾的货架期,较对照组南美白对虾货架期延长3~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