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商品与质量》2008,(23):7-7
近年来,夏津县以棉纺织、植物油、面粉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棉纺织业达到140家,纺纱能力200万纱锭,织机3800台;全县植物油加工业发展到87家,大豆年加工能力54万吨,小磨香油香飘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棉粕年浸出能力达到160万吨,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是全国棉籽加工业的晴雨表、风向标。全县面粉加工企业26家,面粉年加工能力150万吨,加工能力居全省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铅山造纸业历史悠久,其中连四纸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宪宗元和元年,在《辞源》、《天工开物》中都有关于铅山连四纸的记载,鼎盛时期有纸槽两千余张。在明清时代,铅山的造纸业与景德镇的制瓷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松江的棉纺织业齐名。2006年,该县连四纸制作技艺被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县启动连四纸恢复生产工程,抢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棉花加工》2005,(6):27-27
近年来,我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绵纺能力大大提高。据测算,目前我国棉纺能力已达到7300锭左右,加上在建并已陆续投产的项目,估计已接近8000万锭。年纱产量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4.
朱北娜 《纺织导报》2007,(7):105-108
入世5年来,棉纺织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章着重对棉纺织行业在入世5年中的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的协会第三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显示,由于国内三分之二的棉纺织企业处于亏损边缘,棉纺织行业呼吁国家给予减免税收等政策照顾,其中包括取消棉花进口滑准税。  相似文献   
16.
17.
马薇 《纺织机械》2014,(8):20-20
<正>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向广大纺纱企业提出倡议:"加快推进棉纺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尽快实现夜班无人值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向纺织强国迈进。倡议书指出,目前我国整个制造业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棉纺织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为突出。2000年以来,我国棉纺织业的技术装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环锭细纱的用工平均水平从80年代的300人/万锭到2000年的200人/万锭,目前已接近70人/万锭左右,虽然行业进步明显,但仍存在纺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植棉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棉纺织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用棉量增加、棉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棉花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棉花在初加工过程中经历了从个体小作坊式的手工劳动,逐步发展成为使用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传动的工业化生产阶段,逐步实现了轧花、剥绒、榨油及副产品精深细加工的"一条龙"工业系统。加工向现代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转化,工艺上朝全封闭、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薇 《纺织机械》2014,(7):24-24
<正>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称,目前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草湖产业园200万锭广东棉纺织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落实,力争明年实现50万锭棉纺织企业落户园区。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将草湖产业园作为产业承载基地,将棉纺织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先后与对口支援方广东省国资委、东莞市和江门经济开发区开展棉纺织业产业转移对接工作,积极落实200万锭广东棉纺织产业园  相似文献   
20.
《江苏纺织》2004,(1):22-23
业界人士认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引发了棉纺行业进行新一轮“洗牌”,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存活下来的企业竞争力会有所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将更适应市场需求。2003年新棉开秤以来,国内棉价不降反而大幅上涨,标准棉价高达18500元/吨,比前年同期上涨一倍左右,这给棉纺织企业的经营带来诸多不利。首先,国内棉花资源偏紧,棉商惜售,棉纺企业采购困难。其次是高额成本难以消化。棉纺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大多数棉纺厂的万锭用工数为120人,超过200人的也不少,原材料成本变大、劳动力成本又高,而多数国企和中小型棉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