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77篇 |
免费 | 619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6篇 |
综合类 | 1634篇 |
化学工业 | 1773篇 |
金属工艺 | 44篇 |
机械仪表 | 101篇 |
建筑科学 | 402篇 |
矿业工程 | 32篇 |
能源动力 | 26篇 |
轻工业 | 18962篇 |
水利工程 | 411篇 |
石油天然气 | 24篇 |
武器工业 | 11篇 |
无线电 | 7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81篇 |
冶金工业 | 22篇 |
原子能技术 | 9篇 |
自动化技术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350篇 |
2022年 | 389篇 |
2021年 | 500篇 |
2020年 | 336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226篇 |
2016年 | 288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687篇 |
2013年 | 632篇 |
2012年 | 906篇 |
2011年 | 881篇 |
2010年 | 758篇 |
2009年 | 866篇 |
2008年 | 1121篇 |
2007年 | 936篇 |
2006年 | 933篇 |
2005年 | 988篇 |
2004年 | 1148篇 |
2003年 | 1132篇 |
2002年 | 1014篇 |
2001年 | 1024篇 |
2000年 | 943篇 |
1999年 | 832篇 |
1998年 | 775篇 |
1997年 | 756篇 |
1996年 | 850篇 |
1995年 | 901篇 |
1994年 | 711篇 |
1993年 | 690篇 |
1992年 | 548篇 |
1991年 | 509篇 |
1990年 | 424篇 |
1989年 | 429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8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机织物撕裂破坏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纱线力学为基础,采用单缝法对机织物撕裂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纱线的受力状态和纱线的物理特性,建立了织物斯裂破坏相关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2.
用IR、EDS、XRD、TGA等仪器研究了纳米杂化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FLDV-SiO2)乳液的物化和应用性能.结果发现:FLDV—SiO2乳液带有正电,其ξ电位平均为+45.26mV,主要由粒径(西)处于50~200nm和300~1000nm区间的两种乳胶粒所构成;FLDV—SiO2可在纤维表面形成一种较粗糙疏水膜,该膜包裹在纤维表面,能使处理后涤纶织物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56.4°、拒水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达到6级;乳液用量及固化温度等对FLDV—SiO2的应用性能有影响.在乳液用量〈2g/100gH2O条件下,用FLDV—SiO2乳液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其拒水拒油性会随乳液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另外,高温烘焙固化有利于FLDV—SiO2表现出较佳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采用TF-620、HMW8871、Uhtraphil PA、NH-D20 4种吸湿排汗整理剂,在不同整理剂用量、不同整理温度和不同烘焙时间条件下,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后织物与未整理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4种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均有较大提高,但TF-620对涤纶织物整理效果最好,其最优整理工艺为:整理剂用量为60g/L,烘焙温度为200℃,烘焙时间为0.5min。经整理后,毛细高度由1.7cm上升到13.7cm,水分蒸发率由10.1%提高到99.7%;结果表明,经吸湿排汗整理后织物的表面电阻由1.08×1013Ω下降到1.31×107Ω;整理后织物经10次水洗,吸湿排汗效果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994.
以三聚氯氰与间苯二胺单磺酸为原料,合成了分子中具有两个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整理剂(BTBSA),并通过浸渍整理工艺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考察了浸渍液pH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真丝表面BTBSA吸附效率和固着效率的影响,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pH值为10、温度为50℃、保温时间为60min时,吸附效率和固着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3%和41.1%;整理后真丝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大幅提高,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分别由187°和228°提升到255°和304°,而整理后真丝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硬挺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调查目前市场上皮肤风衣面料的功能性和织物手感,选取6种市场上常见的皮肤风衣面料进行了对比实验.首先采用客观实验的方法对织物的防水性和防紫外线性进行对比分析,随后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对织物的柔软度和滑爽度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对织物的功能性和织物手感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增加织物表面的光滑程度和进行防水整理均可提高织物的防水性;防紫外线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织物的防紫外线性,但大多数皮肤风衣面料的防紫外线性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提高织物紧度使织物的柔软度有所下降;增大经纬紧度差值可以提高织物的滑爽度.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决薄型手套耐切割性较差的问题,采用高强聚乙烯/锦纶/氨纶包覆纱为原料进行编织,赋予手套较高的防切割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纱线结构、细度、捻度以及织物厚度等因素与手套防切割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包芯纱、合捻纱相比,包覆纱编织的手套织物防切割性能最好;当高强聚乙烯丝细度一定时,随着捻度的增加,手套防切割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防切割性能与纱线的细度、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将用废聚酯瓶制备的共混纤维制成两种不同密度的织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织物获得吸湿性改善的织物。研究了碱处理时间对两种织物的碱减率、回潮率和保水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织物的微观形态和热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碱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织物的碱减率、回潮率和保水率增大,且高密织物的碱减率、回潮率和保水率小于低密织物;碱处理后纤维表面产生明显的微孔结构,碱处理时间延长、织物密度降低,纤维表面微孔增大。碱处理后,高密织物的结晶温度小于低密织物,而熔融温度呈相反规律。两种织物的热稳定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8.
聚马来酸(PMA)与真丝织物交联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压液相色谱(HPLC)为分析手段,测定真丝织物与聚马来酸(PMA)交联反应后残液中多元羧酸浓度的变化,研究了焙烘温度对真丝织物与聚马来酸(PMA)交联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聚马来酸与真丝的交联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的规律,交联反应的活化能为102.28KJ/mol,频率因子为23.807。 相似文献
999.
吴微微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991,(1)
真丝双绉绉效应与织物的表面几何结构密切相关,与截面几何结构关系不大。绉效应系数,被定义为表面几何结构参数,即纬线的波高、纬密和纬线单位长度中的半波数的乘积。研究结果表明,它与绉效应呈单调递增函数关系,可作为绉效应的数量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田鸿美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1,(2)
按照传统的织物组织分类法,对于多臂织物组织的计算机显示极不方便.本文用新的织物组织分类法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成功地研制了显示织物组织图、配色模纹图及上机图的软件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少量参数,不仅对简单组织,而且对复杂组织均可用人机对话方式迅速显示出组织图,可运用于织物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教学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