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6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55篇 |
化学工业 | 160篇 |
金属工艺 | 48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轻工业 | 462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0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法将丙烯酸-氯化胆碱合成的可聚合低共熔溶剂(polymerizable deep eutectic solvents,PDES)与纤维素纳米纤丝(cellulose nanofibril,CNF)气凝胶结合,并引入植酸以增强CNF与PDES之间的结合作用,制得含有丰富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氢键)的离子导电弹性体,通过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该离子导电弹性体在机械性能(应力和应变分别可达0.38 MPa和1378%)、热稳定性、抗冻性、离子电导性(离子电导率可达3.9 mS/m)和紫外屏蔽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性和弹性,且基于其组装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对人体运动表现出快速、稳定、可逆的信号响应。 相似文献
93.
94.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盐酸提取麦麸中植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酸浸液浓度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植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植酸提取的工艺条件,建立了植酸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探讨了不同浓度、金属阳离子及浓度、温度和有机溶剂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植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2h,提取温度40℃,酸浸液浓度1.2mol/L,料液比1∶22(g/m L)。经验证在最佳提取工艺下,植酸的含量为1.215%。植酸提取液对四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2.17、2.89、3.61、3.61μg/m L;随着植酸提取液浓度增大,抑菌效果增强;分别与100、200、300mmol/L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溶液混合,抑菌效果减弱;与10%(v/v)乙醇、丙二醇、丙三醇等有机溶剂混合后,其抑菌效果明显下降;经0、65、121℃处理后的植酸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5.
96.
97.
结合食品饲料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文献方法,对药食同源丁香植株花蕾、果实、枝、叶部位的抗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丁香花蕾、果实、枝、叶各部位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均处于食品或饲料的正常范围。植酸含量果实最低为33.24 mg/g。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各部位较接近,其中果实含量最高为44.2 mg/g。植物凝集素含量叶最低,微凝血试验中果实和叶表现出微弱的凝血反应。单宁酸含量枝最低,草酸含量花蕾最低。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果实最低,含量为0.278 mg/g。从几类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来看,各部位含量均较接近,且各抗营养因子在各部位中的含量趋势都有所不同且各有高低。 相似文献
98.
研究不同温度下过热蒸汽处理对全麦粉热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全麦粉吸水率逐渐增大;155~170 ℃,全麦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增大(P<0.05),C2、C3和C4扭矩明显提高(P<0.05),经过热蒸汽处理后,全麦面团形成更强的面筋网络,能够抵抗更强的机械能和热能,全麦粉发生部分糊化。过热蒸汽处理后全麦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显著升高(P<0.05),在180~190 ℃呈下降趋势。糊化温度和糊化焓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L值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a值、b值和ΔE逐渐增大。多酚、烷基间苯二酚和植酸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适当的过热蒸汽处理可以提高全麦粉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