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22篇 |
免费 | 2453篇 |
国内免费 | 18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49篇 |
综合类 | 1928篇 |
化学工业 | 12406篇 |
金属工艺 | 1027篇 |
机械仪表 | 2978篇 |
建筑科学 | 446篇 |
矿业工程 | 319篇 |
能源动力 | 220篇 |
轻工业 | 16438篇 |
水利工程 | 99篇 |
石油天然气 | 1924篇 |
武器工业 | 92篇 |
无线电 | 122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94篇 |
冶金工业 | 820篇 |
原子能技术 | 344篇 |
自动化技术 | 3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834篇 |
2023年 | 1500篇 |
2022年 | 1943篇 |
2021年 | 2381篇 |
2020年 | 1988篇 |
2019年 | 1701篇 |
2018年 | 1067篇 |
2017年 | 1315篇 |
2016年 | 1495篇 |
2015年 | 1477篇 |
2014年 | 2506篇 |
2013年 | 1919篇 |
2012年 | 2308篇 |
2011年 | 2152篇 |
2010年 | 1903篇 |
2009年 | 1788篇 |
2008年 | 1874篇 |
2007年 | 1626篇 |
2006年 | 1497篇 |
2005年 | 1433篇 |
2004年 | 1143篇 |
2003年 | 985篇 |
2002年 | 899篇 |
2001年 | 867篇 |
2000年 | 815篇 |
1999年 | 601篇 |
1998年 | 661篇 |
1997年 | 563篇 |
1996年 | 558篇 |
1995年 | 479篇 |
1994年 | 427篇 |
1993年 | 407篇 |
1992年 | 407篇 |
1991年 | 365篇 |
1990年 | 323篇 |
1989年 | 306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餐桌健康课题的主要内容,积极拓展、探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措施对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内容进行分析,基于技术层面探讨食品安全检测措施,为我国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新型的激光—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用激光离子体共同辅助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以实现室温沉积的可能性,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型的CVD装置,实际了SiH4-NH3-N2体系制取Si3N4膜的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和等离子体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辅助CVD过程的,且两者均处于较代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3.
104.
钢渗铬层上金刚石薄膜的表面、界面结构及附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渗铬层表面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金刚石薄膜.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压痕法研究了金刚石膜的表面、界面结构及附着力.用拉曼光谱分析了金刚石膜的纯度及非金刚石碳相.甲烷含量超过0.6%(体积分数)后,金刚石膜为球形纳米晶,形核密度>107cm-2.用甲烷含量为0.6%(体积分数)沉积的金刚石膜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为1.22 Gpa,而膜背面的残余压应力更高,达2.61 Gpa.压痕显示在19.6 N载荷下膜发生开裂.TEM观察发现,膜/基界面为微观非平面,有利于提高金刚石膜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105.
采用一种新型前处理装置对磷矿进行酸解使其释放出二氧化碳,实现了固液反应控制、气体压力平衡、气体体积和温度记录,将收集到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体积分数的检测。该方法变异系数为0.12%~2.32%,置信系数t值均小于95%置信度时的t0.05,10(t0.05,10=2.228),用来测定磷矿中二氧化碳含量时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且操作简单,易于更换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采用HNO3-HClO4酸消解体系对胶原蛋白肽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胶原蛋白肽中Be、B、Mg、Al、K、Ca、Ti、V、Cr、Mn、Co、Ni、Cu、As、Se、Sr、Mo、Ag、Cd、Sn、Sb、Ba、Tl、Pb 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4种无机元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为88.0%~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n=6),检出限在0.005~0.1mg/kg范围内。选用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5和GBW10019为质控样验证方法准确性,24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值均在证书值参考范围内。该方法具有检测快捷简便、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回收率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能满足大批量的胶原蛋白肽中多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9.
110.
V. Senthilkumar ;Le C. Tam ;Yong Soo Kim ;Yumin Sim ;Maeng-Je Seong ;Joon. I. Jang 《Nano Research》2014,(12):1759-1768
There has been growing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use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in the fields of optoelectronics and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s, by virtue of its indirect-to-direct band gap tunability. However, obtaining large area thin films of MoS2 for future device applications still remains a challeng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mounts of the precursors (S and MOO3) were varied systematically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growth of highly crystalline and large area MoS2 layers by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Careful control of the amounts of precursors was found to the key factor in the synthesis of large area highly crystalline flakes.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s was confirm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by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emergence of strong direct excitonic emissions at 1.82 eV (A-exciton, with a normalized PL intensity of -55 × 10^3) and 1.98 eV (B-exciton, with a normalized PL intensity of -5 × 10^3) of the sample at room temperature clearly indicates the high luminescence quantum efficiency. The mobility of the films was found to be 0.09 cm^2/(V.s) at room tempera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a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two-dimensional (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materials, useful for applications in nanodevices, optoelectronics and solar energv convers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