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7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酶催化动力学电分析法对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和人体组织内的NAG酶的活性测定进行了研究。采用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作为NAG酶的底物,在NAG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测其产物之一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度而得到NAG酶的活性。实验表明NAG酶底物浓度为0.01mol·dm(-3),尿样在0.1~0.4ml,反应时间在40分钟内,尿样中NAG酶活性均与产物的生成速度成正比。测定时选择了尿样0.2ml,37℃下酶催化反应20分钟。并对实样尿液中NAG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N-乙酰氨基葡萄糖促进骨缺损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甲壳素降解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骨缺损愈合的促进作用。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一定浓度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促进生长增殖的作用。结果发现,N—乙酰氨基葡萄糖在适当浓度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其中1000mg/L时作用尤为明显。手术造成新西兰兔右侧桡骨3mm缺损,随机分成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卖验组,每日灌胃给药。分别于术后第9天、17天、30天、42天取材,通过各时段X线摄片结果和组织学切片可以观察到,买验组的血肿机化、吸收,软骨性骨痂、软骨内化骨和小梁骨形成及骨损伤愈合方面明显早于对照组。结果提示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促进骨缺损的愈合有显著的作用,有望成为临床治疗骨缺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3.
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岩王  爱勤 《化学试剂》2002,24(3):162-162,190
改进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方法,后处理过程简单,产率提高至96.7%。  相似文献   
54.
合成了新型螯合树脂聚苯乙烯负载葡糖胺(PS-GA),并研究了所合成树脂对Co(II)的静态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及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o(II)有一定的吸附量;螯合树脂对Co(II)的吸附受温度、pH值、溶液浓度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螯合树脂对co(II)的吸附性能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即较高温度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55.
利用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作为功能性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改性,通过红外、乳液固含量、乳液稳定性、乳液粒径、膜力学性能、膜吸水率、膜抗菌活性等,对改性水性聚氨酯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测试。讨论了D-GAH的用量对乳液的物理性能、膜力学性能、膜的耐水性和抗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添加量在0.2%~1.0%以内,对乳液的物理性能和膜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且当添加量大于0.8%膜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56.
以稻壳和麸皮混合物为基质,进行纤维素酶固态发酵动力学的研究.以氨基葡萄糖含量表征生物量,建立了纤维素酶固态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产酶和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动力学模型,并得到模型参数.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温度和基质配比下,最大菌体量与最大酶活呈正相关;在适宜培养温度下,预期最大酶活与最大CO2释放速率也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58.
《Planning》2014,(4):127-129
目的:对比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记录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发生例数。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B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副作用率(5%)明显低于B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治疗骨性关节炎均有效,硫酸氨基葡萄糖的副作用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设计合成了一个氨基葡萄糖修饰的水溶性锌离子荧光增强型化学传感器,并借助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结果显示,在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中,该传感器能与Zn2+配位且在发射波长490 nm处荧光显著增强,除Cu2+、Ni2+、Co2+和Cr3+对此配合物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猝灭外,其他金属离子的加入均没有引起其明显变化,说明传感器对Zn2+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Job曲线表明二者形成了结合比为2∶1的稳定配合物。  相似文献   
60.
3种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舍固定成分培养基中生物量的表征,而麦角固醇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不适合作为生物量测定的指标。运用核酸法对土曲霉田态发酵产lovastatin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