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于辽宁省盘山县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及其所属的鑫龙湾水产养殖公司开展了海洋钓饵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养殖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开发,人工育苗水体120m3,中间育成面积390m2。试验结果表明:沙蚕受精卵孵化率平均为73%,幼体成活率达62.5%;5刚节总出苗量1.7亿尾;5刚节至30刚节幼体成活率为43%,建立了面积为66.7hm(21000亩)的沙蚕资源恢复示范区。调查表明,示范区沙蚕年产量变动于363kg/hm2(24.2kg/亩)—1554kg/hm2(103.6kg/亩),平均为660kg/hm2(44kg/亩),采用低温冷藏和泡沫塑料箱包装能够有效保证钓饵成活率。  相似文献   
42.
着重对影响氯化质量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求改进方案,提高磺化收率,同时对杀虫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以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3.
44.
杀虫双是由我国研制并开发的沙蚕毒系农药新品种。为了全面评价它的环境安全性,本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硫-35标记的杀虫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35)S-杀虫双在土壤中的吸附性甚小,转动性较大,能随水迁移。在土壤和水中比较稳定,降解缓慢,降解物为沙蚕毒素;而它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其母体小。~(35)S-杀虫双被草鱼通过饵料经口和呼吸吸收进入鱼体后,一旦切断“污染源”,可以迅速排至体外;经口进入禽(鸡)、鸟(鹌鹑)体内后,能迅速地随粪便排至体外;在辛醇-水体系中分配系数极小,无生物浓缩现象;以瓷土或粘土为填料的颗粒剂遇水其有效成分的释放是迅速而彻底的。  相似文献   
45.
刘理中 《农药》1994,33(5):45-46,35
多杀威防治作物虫病试验研究刘理中(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长沙410006)多杀威是作者研制的无公害多功能的由天然糖苷及沙蚕毒素等物质复配而成的杀螨杀菌合剂,通过二年多的室内及凤凰、永顺、江西、广西等一多个县的田间小区、大区示范试验,证明防治稻飞虱、二化...  相似文献   
46.
沙蚕毒系农药的毒性与中毒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克美 《农药》1991,(2):27-28
此类农药对人、畜大多属中等毒性,在体内吸收、代谢转化和排出都比较快,无明显积蓄作用。如用~(35)S标记的杀虫双给大鼠作腹腔注射,15分钟后,血药浓度即可达93.44微摩尔/升,1小时后达高峰,为350.37微摩尔/升,然后  相似文献   
47.
一株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海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的菌株Y5进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检测及系统分类鉴定。方法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Y5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从形态、生理、生化、DNA(G+C)含量、脂肪酸成分、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生分析等方面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菌株Y5为革兰阴性杆菌;DNA(G+C)含量为47.5%;主要脂肪酸成分为C_(18:1)ω7c,C_(16:1)ω7c,C_(16:0),C_(10:0)3-OH;16S rRNA基因序列与9种已确定的海单胞菌一致性为93%~97%;在系统发生树中与其他海单胞菌位于同一类群中;该菌株在纤维蛋白平板上显示出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结论菌株Y5属于海单胞菌属。该菌株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望为开发溶栓药物提供又一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从海洋生物双齿围沙蚕消化道筛选产蛋白酶菌株,并对其胞外蛋白酶的性质进行分析。方法用脱脂奶粉平板溶圈法及改良Lowry法进行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和蛋白酶活力测定;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UVP GDS8000型凝胶成像系统和VisionWorks、Bandscan4·03软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分析,并对酶的各项性质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高蛋白水解活性菌株D2,其胞外蛋白酶比活性为156·0U/mg,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000,纯度大于97%,最适作用温度60℃,最适pH为9,在pH6~10及0~5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D2株分泌的胞外蛋白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微生物蛋白酶资源。  相似文献   
49.
用MNDO-PM3方法研究了沙蚕毒系化合物中二硫代磺酸盐类杀虫剂的电子结构,并建立了构效关系式。同时,对该系杀虫剂的解毒剂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解毒剂与杀虫剂生成复合物可能是解毒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Planning》2016,(2)
为研究重金属浓度的变化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重金属Cu(Ⅱ)、Cd(Ⅱ)单一诱导及联合作用下双齿围沙蚕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Cu(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诱导的第3天时不同浓度组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依次为22.86μg/L浓度组>44.50μg/L浓度组>4.45μg/L浓度组,而在诱导的第7天和第14天时HSP70 mRNA表达量与Cu(Ⅱ)浓度呈正相关;Cd(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则随Cd(Ⅱ)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较Cu(Ⅱ)单独作用下变化趋势平缓;Cu(Ⅱ)和Cd(Ⅱ)联合作用下,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在诱导的第3天和第7天时45.70μg/L Cu(Ⅱ)+10μg/L Cd(Ⅱ)浓度组HSP70 mRNA表达量高于Cu(Ⅱ)和Cd(Ⅱ)单一作用,表明Cu(Ⅱ)和Cd(Ⅱ)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