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1篇
  免费   1288篇
  国内免费   1075篇
电工技术   397篇
综合类   1671篇
化学工业   7409篇
金属工艺   1100篇
机械仪表   306篇
建筑科学   494篇
矿业工程   423篇
能源动力   156篇
轻工业   7943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569篇
武器工业   123篇
无线电   7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78篇
冶金工业   544篇
原子能技术   203篇
自动化技术   137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1060篇
  2021年   919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773篇
  2014年   1364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341篇
  2011年   1378篇
  2010年   1281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535篇
  2007年   1392篇
  2006年   1216篇
  2005年   1218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982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644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针对大裂缝、孔洞性恶性漏失以及含水层的恶性漏失,为了解决水泥浆堵漏存在水泥浆无法驻留、易被水 稀释、胶结强度差、堵漏效果差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吡咯烷 酮(NVP)和疏水单体MJ-16 的共聚后水解方式制备了四元高分子凝胶,将凝胶加入水泥浆中形成凝胶水泥浆复 合堵漏体系,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抗水稀释性能、流变性、驻留能力以及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该凝胶高温下具有 良好的流变性能,表现出较好的抗温性能。凝胶与水泥、缓凝剂、消泡剂形成的凝胶水泥体系流动度达21 cm、稠 化时间可调,可安全泵送;体系入水仍为一体,在150 r/min 的搅拌速度下未被水稀释,具有良好的抗水侵性能;体 系通过1 mm裂缝的时间是普通水泥浆的10 倍以上,具有良好的滞留能力,能够停留在漏层入口处堆积,且抗压 强度达到7 MPa以上。该凝胶水泥体系特别适用于大孔道、大裂洞、暗河及含水层的漏失堵漏。  相似文献   
152.
为了增强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强度,利用纳米纤维素制备丙烯酰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水凝胶,通过质构仪和 流变仪研究了纳米纤维素对复合水凝胶拉伸性能、压缩性能、黏附性能及黏弹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 了复合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纤维素的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压缩应力、黏附力、弹性模量 及黏性模量均明显大于不含纳米纤维素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当丙烯酰胺与纳米纤维素的质量比为5∶3 时,形成 的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压缩应力及弹性模量均达到最大。复合水凝胶的韧性增强效果明显,拉伸应力及黏 附力较聚丙烯酰胺凝胶提高近3 倍。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相比,复合水凝胶的网络结构更加致密,机械强度和与井 筒管壁的黏附效果更好,可用于油气田的欠平衡钻井。  相似文献   
153.
许郁苍 《洗净技术》2004,2(8):13-18
文章介绍了空分设备及其性能特点,空分设备的工艺流程,空分设备表面清洁度及其检查方法,指出通过清洗降低空分设备表面油脂的残留量对保障空分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意义,过去通常采用四氯化碳作清洗剂,文章研究了在淘汰ODS新形势下可采用的清洗剂和清洗技术,介绍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4.
聚乙烯醇-氯化锂湿敏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将适量的聚乙烯醇加入到以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等金属醇盐为原料的先体溶胶中,在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制备出LiCl/SiO2复合湿敏薄膜。实验表明,当聚乙烯醇占先体溶胶的质量分数低于1%时,材料为非晶态网络结构;随着聚乙烯醇含量的增加,材料中有晶体析出。加入聚乙烯醇后,薄膜具有阻抗更低,线性度更好等特点,但吸、脱湿响应变慢,湿滞回差增大。  相似文献   
155.
为提高无机凝胶的强度、避免在无机凝胶中加入聚合物后出现沉淀和析出的现象,采用低成本聚合硫酸铝铁、尿素、丙烯酰胺、引发剂过硫酸铵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合成了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凝胶转向剂的耐温性和耐冲刷性。研究结果表明,热响应复合凝胶转向剂适宜的合成条件为(以质量分数计):2.0%数3.0%丙烯酰胺、1.5%数2.5%聚合硫酸铝铁、0.4%数0.8%尿素、0.03%数0.05%过硫酸铵、0.02%数0.04%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成胶温度50数90℃。该转向剂成胶时间可控(5数36 h),凝胶强度大(3×10~4m Pa·s),克服了普通无机凝胶成胶快的缺陷;同时该转向剂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及深部运移性能,成胶前溶液的表观黏度10 m Pa·s,可以实现大剂量注入并深部放置;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良好,在90℃下老化120 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87.4%;复合凝胶的封堵与耐冲刷能力好于普通无机凝胶及有机凝胶,其对岩心的封堵率大于98%,满足现场调驱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近/超临界甲醇醇解(SRCA)生物柴油技术在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60kt/a生物柴油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情况。装置运行和标定结果表明,以酸化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装置运行平稳,生产能力达到了设计负荷,三废排放少且容易处理,产品质量满足生物柴油(BD100)国家标准(GB/T 20828—2007)的要求,综合能耗为4 259.76 MJ/t,低于国家4 390.50 MJ/t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7.
顺北3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北缘构造的一口勘探井,该井二叠系火成岩裂缝发育,地层胶结差、易破碎,承压能力弱,钻井时发生6次井漏,先后使用桥浆、水泥浆等堵漏方式,堵漏效果不佳,一次堵漏成功率低。针对二叠系地层承压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复配使用多种特殊纳米级堵漏材料,研制出一种化学凝胶堵剂HND-1。通过机理分析可知,HND-1具有"多元协同封堵"作用,能够大幅地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用HND-1配制的化学凝胶堵漏浆的稠化时间在4~20 h内可调,24 h的抗压强度可达12 MPa以上,密度在0.8~2.25 g/cm3内可调,与其他外加剂的配伍性能好。HND-1化学凝胶堵漏浆在顺北3井二叠系裂缝性漏层进行了现场试验,承压效果良好,现场试压5 MPa,30 min压降为0.2 MPa,二叠系当量密度达到1.55 g/cm3,满足了二叠系承压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8.
《精细石油化工》2017,(1):11-16
以锂、钙、镁、铝的硝酸盐为原料,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焙烧的方法制备了Li-Ca-Mg-Al-O固体碱催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制备优化条件为:元素配比n(Li)∶n(Ca)∶n(Mg)∶n(Al)=1∶2∶1∶1,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5h。将优化条件下制备的Li-Ca-Mg-AlO固体碱用于催化蓖麻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在n(醇)∶n(油)=9,m(催化剂)∶m(油)=0.04,搅拌速率为550r/min,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蓖麻油转化率可达85.7%。采用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TG、BET、XRD及SEM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Ca-Mg-Al-O固体碱的碱强度为7.2~11.2;Li-Ca-Mg-Al类水滑石在温度超过800℃后质量不再随温度升高而变化;Li-Ca-Mg-Al-O固体碱催化剂比表面积为11.93m~2/g、孔容为0.031 7cm~3/g,主要由CaO、MgO及Al_2O_3三种晶体组成。  相似文献   
15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O-ZnO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利用SEM,TG,XRD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前体进行表征,考察了Ca/Zn摩尔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中大孔隙的存在有利于油脂分子顺利进入孔道而使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得以有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Ca/Zn摩尔比1.0、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4 h;在醇油摩尔比30、催化剂与大豆油质量比为0.06,70℃,90 min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的甘油收率达9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效果未见下降,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0.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PZT陶瓷微粉实现粉料的高经、超细、粒度均匀及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综述了湿化学法制备PZT陶瓷粉料的常用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条件,并对溶胶-凝胶法、共沉淀-煅烧法和水热法制备PZT微粉的优越性及不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