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8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我省是油菜籽生产大省,年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40多年来,我省油菜籽收购一直按以纯质率为基础的定等办法作价,到1989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行油菜籽GBll762—89以含油量定等的国家标准。四川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和省粮食局以)l粮函[1991]287号联合发文要求,从1992年油菜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低温挤压调质的作用、设备选型、工艺安排与调整、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油菜籽低温挤压调质料的特性,菜籽冷压油的品质特征和精炼方法。  相似文献   
24.
<正> 油脂制取过程中,油料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有利于多出油、出好油。菜籽加工一般采用蒸炒破碎菜籽(菜籽(米丕))的工艺,以达到蛋白质变性的目的。此蒸炒工序及后续的脱溶工序,湿热处理破碎的油料,使营养成份氨基酸部份遭受破坏,从而降低了饼粕蛋白质的利用价值。蒸炒整粒菜籽是否可以使蛋白质充分变性,氨基酸破坏情况如何?搞清这个问题对指导油脂生产工艺,及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赖氨酸是动物食粮中的主要限制氨基酸,它在加热过程中很易失去原有的有效性。本文将整粒菜籽调水份  相似文献   
25.
简讯     
《中国油脂》2007,32(7):79-79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投资建设收储库点近期,黑龙江省粮食系统招商引资又现新亮点: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将在黑龙江省再投资建设哈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76型和86型两种螺旋榨油机进行的试验测试,比较研究了油菜籽的含水率及榨轴转速对两种小型螺旋榨油机干饼残油率的影响。并对两种榨油机的干饼残油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论述了油菜籽膨化挤压技术,介绍了油菜籽膨化预榨浸出工艺和油菜籽膨化浸出工艺。在油菜籽膨化预榨浸出工艺中使用国产EX-350膨化机,在油菜籽膨化浸出工艺中使用巴西EXP-400型膨化机,对两种工艺进行对比,并对油菜籽膨化挤压后得到的产品品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8.
按双液相溶剂并流浸出破碎油菜籽的方式,建立了浸出器理论级计算模型。模型关联了各股物料相对流率、油脂在各流股的相平衡参数,考虑了菜籽粕对两相溶剂的夹带返混作用,计及了浸取级效率。该模型可用于求取满足一定浸出要求所需浸出器的理论级数,或用于求取正在使用浸出器的两相溶剂的返混程度和平均级效率。模型计算结果与串级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串级实验的级效率在0.32—0.54之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甲醇相溶剂比(L/kg)的大小和菜籽粕夹带甲醇量的多少对油浸取级数影响不大,但已烷相溶剂比(L/kg)的大小和菜籽粕夹带己烷量的多少对油浸取级数影响明显。该理论级计算模型可用于浸出过程的设计,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9.
油菜籽干法脱皮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张麟 《中国油脂》1996,21(3):43-46
介绍了油菜籽干法脱皮技术的研究情况。通过对油菜籽种皮结构、不同脱皮方法及不同脱皮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油菜籽干法脱皮完全可行的结论;了解了油菜籽干法脱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油菜籽脱皮机。  相似文献   
30.
分别以双低油菜籽及传统油菜籽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制取浓香菜籽油,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装置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两种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导致两种菜籽油感官风味差异的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结合感官评价、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营养成分等指标分析比较两种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双低菜籽油及传统菜籽油中分别检出12 类82 种和11 类90 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22 377.88、157 512.98 μg/kg,其中硫苷降解产物总量分别为3 311.07、146 492.82 μg/kg,酚类物质总量分别为12 125.47、4 613.03 μg/kg。利用PLS-DA结合OAV最终确定了13 种最重要的特征风味物质,分别为6-甲基硫基己腈、5-甲硫基戊腈、苯代丙腈、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苯乙腈、反-2-癸烯醛、正己醇、芳樟醇、乙基苯、苯乙醇、椰子醛、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3-甲基巴豆腈,其中6-甲基硫基己腈、苯乙腈、芳樟醇、5-甲硫基戊腈、苯代丙腈、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6 种成分均对菜籽油独特的辛辣味具有贡献,且苯乙腈、芳樟醇仅在传统菜籽油中检出;正己醇、苯乙醇、椰子醛则在双低菜籽油中含量更高,对菜籽油的甜味具有重要影响;感官评价表明双低菜籽油的甜味优于传统菜籽油,而传统菜籽油辛辣味更强。双低菜籽油中未检出芥酸,而传统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30.25%;双低菜籽油中VE和甾醇总含量均高于传统菜籽油。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浓香菜籽油的生产提供了原料选择和气味标识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