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47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708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0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85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酒糟是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最多的副产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工业应用中具有潜力的蛋白质资源,若加以合理利用可以使其附加值得到提升。以浓香型白酒酒糟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后,分别采用醇碱法和乙酸法对干燥前后酒糟中的醇溶蛋白进行提取,通过提取得率及纯度、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期获得较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醇碱法提取得率及纯度均高于乙酸法,且所提取的鲜酒糟和干燥后酒糟的醇溶蛋白在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FTIR和DSC分析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能够尽可能保证干燥前后酒糟中醇溶蛋白品质的一致性,故醇碱法更适合于酒糟醇溶蛋白的提取。该研究有利于后续醇溶蛋白的开发应用,并为酒糟的高附加值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窖泥是厌氧微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厌氧微生物菌群的代谢活动对浓香型白酒的香气和风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大多数窖泥厌氧微生物尚未能在人工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培养,这严重阻碍了对窖泥厌氧菌群功能的解析。采用CGM、NBM和MCI三种营养成分丰富度不同的培养基,以典型窖泥作为菌群接种源,探索富集菌群的种类与动力学变化。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寡营养的MCI培养基对于富集窖泥主体菌群是较为有效的,可以同时富集得到产甲烷菌群和细菌菌群,主要包括古菌的广古菌门(Euyarchaeota)、细菌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使用基于MCI培养基的寡营养技术能有效富集窖泥中高丰度和低丰度厌氧菌,如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Dysgonomonadaceae、太阳杆菌科(Heliobacteri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甲烷八叠球菌科(Methanosarcinaceae)等;同时对扩增子测序无法检测的稀有微生物,包括甲烷鬃菌科(Methanosaetaceae)、消化链球菌科(...  相似文献   
103.
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境中细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解析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境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对窖泥、大曲、酒醅和黄水中的细菌种类和丰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宜宾产区白酒酿造生境的26个样品中共注释到来自于201个属的1 493个OTUs,主要分布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5个属来自于古菌域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窖泥样品中微生物菌种的多样性最高,主要以古菌、瘤胃球菌和乳酸菌为主;大曲的多样性次之,主要包括未鉴定到属水平的细菌,芽胞杆菌、乳酸菌和高温放线菌等;酒醅和黄水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其主要微生物类群以乳酸菌和瘤胃球菌为主。宜宾产区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出从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到功能微生物主要发挥作用的趋势。该研究为探究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解析白酒酿造机理,提升白酒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浓香型白酒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白酒,传统的泥窖发酵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操作困难,且原酒常常带有窖泥臭味。该研究采用窖泥微生物(己酸菌群)单独培养制备己酸发酵液,再与大曲微生物发酵酒醅(前发酵)混合发酵,实现无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己酸发酵液的制备采用液态厌氧培养,通过考察发酵产酸情况确定发酵时间为9 d,此时己酸含量达到10 g/L左右,丁酸含量达到2 g/L左右;前发酵为传统的固态发酵,由乙醇体积分数、残淀粉等发酵理化指标确定发酵周期为6~8 d;己酸发酵液与前发酵酒醅混合进行后发酵,己酸发酵液添加量为0. 40 g/kg,总发酵周期为42 d。在此条件下,酒醅四大酯含量较高,比例协调,该研究为无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5.
为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依照GB 5009. 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中的方法,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评定,评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来源有测量的重复性、样品的取样体积、样品的定容体积、标准溶液系列、标准曲线拟合、酒精度折算及摩尔质量。经评定白酒中氰化物的不确定度结果为X=(2. 19±0. 06) mg/L; k=2,不确定度贡献为测量重复性15. 2%、取样体积9. 2%、样品显色定容体积17. 8%、标准溶液系列配制39. 2%、标准曲线拟合17. 4%、酒精度折算0. 5%、摩尔质量0. 6%,其中标准溶液系列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占比最大。  相似文献   
10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场上,无品牌优势、无资金实力、无营销网络的"三无"白酒生产企业如何在夹缝中生存成长?科学的市场细分和恰当的营销策略是他们现下所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7.
王茜 《传感技术学报》2021,34(2):143-149
为提升手持式电子鼻辨别白酒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首先,分别基于统计学分析、小波包分析和一对多共同空间模式(One Versus Rest Common Spatial Pattern,OVR-CSP)提取信号的时域、时频域和空域特征.其次,基于特征加权的方法将时域、时频域和空域特征进行融合.利用自制的手持式电子鼻采集了 6种白酒样本并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分类器时,与单独使用时域、时频域和空域特征相比,所提多域融合特征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 9.83%、8%和1.5%.进一步比较了 SVM、K近邻(K-Nearest Neighbour,KNN)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三种分类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和运行时间,结果表明,KNN算法的用时最短,且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8.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白酒中Mn和9个毒理性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白酒采用硝酸酸化并加入低浓度盐酸后测定了其中的Be、Cr、Mn、Ni、As、Cd、Sn、Sb、Hg、Pb等元素,盐酸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样品溶液中元素的长时间稳定性,尤其是元素Hg和Sn。应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技术有效地消除了盐酸的使用所带入的氯离子干扰以及其他质谱干扰,采用基体匹配并通过加入内标溶液有效地补偿样品传输的影响以及溶剂蒸发速率的差异,消除了基体所产生的影响。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1312.15 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5%3.48%之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80%110.0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可用于白酒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09.
以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发酵、两次蒸馏制得猕猴桃白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陈酿期间各个时期(一、二、四、七、十一个月)的猕猴桃白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白酒陈酿期间,共检出有香气物质为129种,酯类、缩醛类总体呈下降趋势,醇类、酸类、醛酮类及萜烯类呈上升趋势。猕猴桃白酒经陈酿后,香气成分经历了平衡、稳定及成熟的微妙动态变化,使酒体变得更加细腻、柔和、醇厚、丰满、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金属多元素的变化,采用微波消解结合ICP-MS技术测定了不同发酵时间糟醅中Na、K、As、Pb、Cd、Ti、Mg、Fe、Cu、Mn、Zn、Ca、Al、Ni、Cr和Ba 1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变化规律。糟醅中各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与糟醅的空间层面分布和发酵时间均有显著关系。中下层糟醅中金属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中上层糟醅,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糟醅中金属元素含量先快速增加,然后增速变缓达到稳定。中上层糟醅中对应金属元素增加速率低于中下层糟醅,前者在发酵2835 d达到稳定,后者在发酵28 d左右增速降低。不同空间层面糟醅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变化差异可能与发酵产生的黄水的渗透与迁移有关。本研究表明白酒发酵中间代谢产物会显著影响糟醅中的金属多元素组成,影响了酿酒原料中的金属元素向成品白酒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