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65篇
  免费   11216篇
  国内免费   7251篇
电工技术   1325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845篇
化学工业   8557篇
金属工艺   7575篇
机械仪表   14606篇
建筑科学   14832篇
矿业工程   3552篇
能源动力   1534篇
轻工业   16862篇
水利工程   2893篇
石油天然气   3624篇
武器工业   1401篇
无线电   241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907篇
冶金工业   2763篇
原子能技术   810篇
自动化技术   35567篇
  2024年   1865篇
  2023年   6599篇
  2022年   6353篇
  2021年   6789篇
  2020年   5409篇
  2019年   6051篇
  2018年   2587篇
  2017年   4055篇
  2016年   4482篇
  2015年   5789篇
  2014年   11214篇
  2013年   8467篇
  2012年   10031篇
  2011年   9680篇
  2010年   9244篇
  2009年   9449篇
  2008年   10388篇
  2007年   8216篇
  2006年   7433篇
  2005年   6934篇
  2004年   5741篇
  2003年   4981篇
  2002年   3801篇
  2001年   3095篇
  2000年   2567篇
  1999年   1974篇
  1998年   1800篇
  1997年   1628篇
  1996年   1531篇
  1995年   1301篇
  1994年   1074篇
  1993年   885篇
  1992年   818篇
  1991年   786篇
  1990年   803篇
  1989年   71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赵丽惠  姜幸  钱伟  张勇  王风华 《电气技术》2021,22(11):63-68
本文基于通过检测电缆超低频介损值确定电缆老化程度的基本原理,结合某地实测得到的多组数据,通过国际规程IEEE 400.2—2013进行初步判断,分析处于不同状态下的电缆介损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得出该规程仅适用于没有局部劣化的电缆.此外,由于我国电缆制造材料、结构和生产工艺与国外产品存在差异,采用国际规程判断电缆老化程度有时会变得不准确.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建立更加全面的判据体系,给出最优判断阈值的确定方法,并对该地区实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更加准确的分级判断阈值.此方法可为建立符合我国电缆实际情况的评价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该文回顾了我国引进苏联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增加焊工钢印要求的标准演变历程,讲述我国古代物勒工名制度与我国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焊工钢印规定的关系,并分析焊工钢印规定存在的历史原因、技术弊端.该文认为,应加强事前工艺评定和焊缝检测管理,借助更具可追溯性的施工记录、竣工图、声像资料等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实现与实物分离记责.  相似文献   
103.
《广西轻工业》2019,(4):128-129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导食品生产、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对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食品检测标准是评价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探讨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间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性,提出解决问题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中国照明电器》2020,(3):I0008-I0008
由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特聘教授俞安琪任主编,并有多位长期从事LED检测工作的复旦校友和学者参与编著的《LED照明检测实用技术》一书,于2019年6月正式出版。俞安琪教授是一位毕生从事照明光源与电器的研发与检测的科技人员,是我国国家照明检测中心检测系统的主要策划及创建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08.
密封性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与产品质量关系很大。在制造过程中对零部件、总成的这项指标予以监控,乃是通过在线泄漏检测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对泄漏检测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和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