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连续运行MBR研究了DO、HRT、C/N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ODMn在2.1—12.8mg/L范围内,C/N为10:1,HRT为5h时,当DO为1mg/L时,TN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56.43%,而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进行;控制DO为1mg/L,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当HRT为4h,TN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57.29%;C/N为20:1时,MBR对水中的CODMn、NH3-N和TN等的去除率均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因此,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操作条件是DO为1mg/L,HRT为4h,C/N为20:1。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在混养条件下,系统地比较了葡萄糖浓度、氮源种类以及不同碳氮比对色绿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率的作用规律。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生物量同时获得较高含量的虾青素,为建立色绿藻高密度快速扩种和诱导积累虾青素应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养条件下,当葡萄糖浓度一定时,硝酸钠是细胞生长所需的最优氮源,6 d可达到最高生物量浓度9.23 g/L,平均比生长速率为0.24/d,虾青素产量为12.38 mg/L,虾青素占总类胡萝卜素的比例高达46.94%。至于不同碳氮比、葡萄糖浓度对色绿藻生物量和虾青素生产的影响,当葡萄糖浓度为30 g/L、C/N比为34为细胞生长的最优条件,生物量浓度最高为11.28 g/L,平均比生长速率高达0.32/d;虾青素含量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虾青素的产量为21.77 mg/L,虾青素占总类胡萝卜素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2.71%。本研究结果对于色绿藻高密度快速生长并积累大量虾青素的放大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厌氧氨氧化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从而在污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阐述厌氧氨氧化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的微生物特性、接种污泥来源及启动、影响因素,并总结了荷兰和日本的四个厌氧氨氧化工程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段进水工艺处理城市废水实现深度脱氮(TN〈5 mg.L-1)研究中,采用SBR反应器,分别以甲醇或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NO2--N)的积累情况、pH和ORP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碳源系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均出现明显的NO2--N积累。相同C/N下,在NO2--N积累阶段,葡萄糖碳源系统的NO2--N积累浓度明显大于甲醇碳源,但2种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均大于NO2--N还原速率,且随C/N增加NO2--N的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积累时间逐渐缩短。而高C/N下葡萄糖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及NO2--N积累浓度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pH和ORP变化规律可很好地表征反硝化过程中NO2--N积累的特征点,通过pH和ORP曲线的第2个拐点可指示反硝化过程的"真正"结束。  相似文献   
55.
在谷氨酸发酵中,氮源是合成谷氨酸氨基的来源,所以谷氨酸发酵所用的氮源数量大于其它发酵用量。一般的发酵工业所用培养基碳氮比为100∶0.5~2.0,而谷氨酸发酵的碳氮比为100∶20~30,当碳氮比低于100∶20时,菌体大量繁殖,积累少量谷氨酸,当碳氮比高于100∶30时,菌体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产生的谷氨酸进而形成谷氨酰胺。因此在谷氨酸发酵中,  相似文献   
56.
潜流人工湿地除氮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潜流人工湿地除氮效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水力负荷、pH、碳氮比、湿地植物等4个因数对考察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及优选条件,并利用SPSS13.0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H、水力负荷、碳氮比对潜流人工湿地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显著,各因素对潜流人工湿地总氮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水力负荷、碳氮比>pH>湿地植物.潜流人工湿地总氮去除效率最高的条件为:pH为7.5,水力负荷为33mm·d-1,碳氮比15,湿地植物为芦竹.氨氮去除效率最高的条件为:pH为7.5,水力负荷为33mm·d-1,碳氮比15,植物为香根草.从工程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采用pH为7.5,水力负荷为300mm·d-1,碳氮比大于3,湿地植物为香根草或芦竹,也可取得较好的除氮效果.  相似文献   
57.
巩有奎  罗佩云  孙洪伟 《化工学报》2021,72(8):4381-4390
以厌氧-限氧方式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逐步降低进水碳氮比(C/N)方式驯化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启动了低C/N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SNDPR),并考察了SNDPR内PAOs、GAOs间竞争关系及系统脱氮除磷性能过程N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C/N=7.0,SBR限氧段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为83.5%和90%以上,N2O产量为0.54 mg/L;C/N=3.0~3.5,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降至60.1%和80.5%,N2O产量达1.09 mg/L。SBR内不同反应阶段内源物质变化均表现出PAOs-GAOs共存特性。高C/N有利于微生物合成聚-β-羟基烷酸酯(PHA)并促进N2O还原。C/N降低,SBR内污泥内源物质转化倾向于富集GAOs的降解特性。氨氧化菌(AOB)好氧反硝化过程及GAOs以PHA作为电子供体的内源反硝化过程促进了N2O的释放。随C/N降低,SBR内污泥平均胞外聚合物(EPS)由43.4 mg/g VSS增至50.5 mg/g VSS,污泥容积指数(SVI)由99 ml/g增至127 ml/g。疏松型EPS(LB-EPS)内,蛋白质(PN)与多糖(PS)之比(PN/PS)随C/N增加而降低,污泥亲水性增加,不利于污泥脱水。  相似文献   
58.
一株反硝化细菌LZ-14的筛选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土壤悬液-涂布平板法从芦竹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2株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的细菌,从中筛选出一株产气快、脱氮率高的反硝化细菌LZ 14.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大小2.0μm×0.5μm,兼性厌氧,可运动.以乙酸钠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分别考察了n(C)/n(N)和pH值对菌株LZ-14生长及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n(C)/n(N)为5,在n(C)/n(N)为5,初始硝态氮质量浓度为150?mg/L的情况下,36?h内可将硝态氮完全去除,TN去除率可达到84.5%.最适pH值范围在7~8之间,此区间以外,菌株LZ-14难以生长及保持脱氮能力.菌株LZ-14的脱氮过程主要发生在菌体生长的第12~36?h,并伴随有一定量亚硝酸盐的累积,随后24?h内亚硝酸盐可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59.
针对业内普遍认为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的观点,以反硝化脱氮机理为依据,通过中试试验和科学分析,论证了污水中的内碳源能够满足反硝化脱氮的需要。在试验证明反硝化菌可利用污水中不易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基础上,得出可将污水中的COD计入反硝化碳源的结论。通过计算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菌占比,明确了反硝化菌数量少是污水处理厂脱氮率低下的限制性因素,并结合生物脱氮工艺污水处理厂特点,提出了增设反硝化菌增殖池、提高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菌占比,从而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率。  相似文献   
60.
SBR亚硝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出水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处理A/O除磷工艺出水,考察了影响亚硝化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在室温为(20±3)℃、接种驯化后的亚硝化污泥、进水由高浓度氨氮配水逐渐过渡到A/O除磷工艺处理出水的条件下,采用实时监控策略,以pH值出现拐点作为反应停止标志,逐渐缩短沉降时间,可维持亚硝化的稳定并实现了对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高效净化。DO、FA与FNA共同维系亚硝化系统的稳定,而延时曝气对亚硝化系统的稳定具有极大的冲击性;当C/N值<1.0时对系统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控制沉降时间由1~2 h逐渐降低至8 min以内可促进污泥颗粒化,平均粒径达到0.57 mm,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