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2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553篇
电工技术   256篇
综合类   483篇
化学工业   821篇
金属工艺   58篇
机械仪表   301篇
建筑科学   353篇
矿业工程   59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4639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8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7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44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3维人脸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视图体重建方法,以解决目前3维人脸重建方法只适用于小样本集合,大范围推广时精度难以保证的弱点。该方法创新之处在于将基于特征点匹配的重建方法与立体重建方法结合引入到图割优化框架,并应用于3维人脸重建。本文两个重要改进工作是设计动态片结构描述来进行颜色一致性估计以及设计新的动态图结构以去除半个体素尺寸的重建误差。实验中分别采用8张、16张和30张存在亮度变化的人脸多视角图像验证算法。实验结果逼真,同时避免了传统重建方法结果受限于样本集分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一种RGB颜色空间中的车牌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牌定位是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关键。为了快速准确地进行车牌定位,提出了一种新的RGB颜色空间的车牌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颜色特征提取、特征图像的二值化、形态学连通去噪、车牌候选区域检验4个步骤,同时针对传统颜色特征提取对光照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包含亮度信息的颜色特征提取方法;对于车牌候选区域的检验摒弃了常用的易受图像尺寸及图像分辨率影响的区域面积、宽高比、矩形度等几何特征,而是采用车牌字符数及字符排列的规则度作为判定的依据,并由此设计了一种车牌字符规则度的计算方法,用来检验车牌候选区域。通过对包含不同尺寸、不同光照条件的605幅图像进行车牌定位的实验表明,成功率超过96%,可见该颜色特征提取方法对光照变化不敏感,该车牌检验方法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图像的车牌定位。  相似文献   
993.
3文字和字体您可以使用Java2DAPI中的转换和绘制机制对文字和字符串进行处理。在Java2DAPI中还增加了一些与文字相关的类,用以对文字的布局和字体提供更加完善的控制。3.1管理文字Java2DAPI提供了一个强化的Font类,它针对字体提供了...  相似文献   
994.
一种实用的白度颜色测定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韵  宋章雄 《光学仪器》1996,18(2):25-29
介绍一种用于白度和颜色测定的仪器YQ-Z-48A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工业应用。基于光度学和色度学理论,结合光机设计和微机技术,实现了白度和颜色的全自动精确测量,并完全达到了工业应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显示器颜色空间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洪亮  楚高利  邓倩  王娜 《包装工程》2015,36(15):145-148
目的 研究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预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编程, 借助MeasureTool软件自动测量, 获取建模和测试数据, 通过反复测试选择建模合适的参数, 并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以获取较好的RGB-Lab色空间转换模型。结果 经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测试, 得到色块平均色差达到2.5275, 最大色差达到19.3620。结论 该方法建模简单方便, 网络训练速度快, 转换精度高, 对显示器颜色空间转换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6.
黄英  陈广学  陈奇峰  潘丹红 《包装工程》2015,36(21):108-114
目的基于扫描仪和STFI-Mottling Expert斑纹测试软件,提出一种使用改进型变异系数Mod Co V表征纸张印刷墨斑的新方法。方法纸张表面的印刷墨斑图像通过扫描仪获取,再经过软件分析,从数字图像处理的角度研究印刷斑纹;实验选用新闻纸、双胶纸、铜版纸和喷墨纸等4种纸张,分析不同波长范围和不同方向的印刷墨斑情况。结果使用改进型变异系数Mod Co V表征印刷墨斑,其视觉判定的相关性比使用变异系数Co V表征印刷墨斑的传统方法更好,在研究不同波长的墨斑水平和墨斑取向问题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能更加客观地对印刷墨斑进行度量,更加方便地解决印刷墨斑所引起的问题,提高了印品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王冰  杨继全 《包装工程》2015,36(23):116-120,134
目的 研究仅在重力作用下纸张进给过程中, 在纸道出口处的无约束动态变形。方法 建立了纸张通过纸道出口的运动模型, 应用非线性方程描述纸张的动态变形,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纸张动态变形运动进行了求解, 分析了不同速度和出口角度对纸张变形的影响。结果 进给速度由100 mm/s增加到500mm/s时, 纸张最大曲率由0.0058减小到0.0029, 纸张的弯曲变形量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纸张出口角度由20°增加到40°时, 纸张下降高度由36.1 mm减小到28.5 mm。结论 通过调整纸张进给速度和纸道的出口角度, 改变纸张端部的运动位置, 为纸张进给过程中准确到达预定位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图像分割方法得到纸张z向截面中印刷墨层区域的图像,利于更好地分析研究油墨在纸张中的分布。方法利用物理切割方法和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得到高分辨率的纸张z向截面彩色图像,将该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空间,采用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实现油墨层的分割。结果在HIS空间对油墨层图像进行分割时,分割阈值选取为3倍样本标准差最大值时,分割图像精确;当分割阈值取4倍或者2倍、1倍时,出现了过度分割或者欠分割。结论分割得到的油墨层图像有利于定量计算油墨的渗透深度及渗透分布,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油墨与纸张的相互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颜色对比度增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彩色融合图像中目标与背景间的低对比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I空间颜色对比度增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输入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和中值滤波加强处理,然后对加强的红外图像模糊阈值分割得到红外目标,最后把分割的红外目标图像和加强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在HSI空间的三通道线性融合和色彩传递,为了增强目标与背景间的颜色对比度,在色彩传递阶段, H通道的色彩传递方程中引入一个比例因子.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热目标和低温物体与背景间的颜色对比度明显加强,同时背景的细节信息呈现白天类似的自然彩色,更加符合人眼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为了解决目前消色算法中不能同时保持原始图像的对比度,颜色一致性和灰度像素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优化算法,最大限度地同时保留这些视觉特性。方法 为了保持原始图像的结构和局部对比度信息,用双高斯模型构建像素对之间的误差能量项;为了保持颜色一致性,采用局部线性嵌入模型构建能量项,确保原始图像中颜色一致的像素在结果图像中也拥有一样的灰度级;为了保持灰度像素特征,先标记出原始图像中的灰度像素,并强制规定这些像素的灰度值是已知的且在消色变换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然后用双高斯模型构建出灰度像素与其他像素之间的误差能量项。线性结合这3个能量项,得到目标能量函数,再通过迭代法求解出使总能量值达到最小的灰度值,从而得到了最终的消色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同时较好地保持原始图像中的对比度、颜色一致性和灰度像素特征。结论 本文算法基本符合人类对图像对比度变化的感知程度,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持细节信息和全局结构,可应用于数字打印、模式识别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