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06篇 |
免费 | 2859篇 |
国内免费 | 114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1篇 |
综合类 | 1958篇 |
化学工业 | 4158篇 |
金属工艺 | 311篇 |
机械仪表 | 1104篇 |
建筑科学 | 591篇 |
矿业工程 | 659篇 |
能源动力 | 116篇 |
轻工业 | 14665篇 |
水利工程 | 397篇 |
石油天然气 | 201篇 |
武器工业 | 96篇 |
无线电 | 223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82篇 |
冶金工业 | 796篇 |
原子能技术 | 103篇 |
自动化技术 | 43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580篇 |
2023年 | 981篇 |
2022年 | 1244篇 |
2021年 | 1360篇 |
2020年 | 1271篇 |
2019年 | 1066篇 |
2018年 | 608篇 |
2017年 | 944篇 |
2016年 | 984篇 |
2015年 | 1196篇 |
2014年 | 1645篇 |
2013年 | 1526篇 |
2012年 | 1988篇 |
2011年 | 2033篇 |
2010年 | 1894篇 |
2009年 | 1831篇 |
2008年 | 2270篇 |
2007年 | 1811篇 |
2006年 | 1352篇 |
2005年 | 1107篇 |
2004年 | 978篇 |
2003年 | 859篇 |
2002年 | 613篇 |
2001年 | 471篇 |
2000年 | 403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286篇 |
1997年 | 195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51篇 |
1993年 | 146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109篇 |
1990年 | 149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54.
土壤称样之后样品经过蒸馏进行前处理,所得的蒸馏液在铁氰化钾的催化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反应,并进行测定.土壤中的挥发酚主要从废水中引入至土壤,多来自于炼油等化工企业的污水排放,挥发酚可引起人类诸多不适并会致癌.因此,我们做好土壤中挥发酚的测定就会更有效的杜绝土壤中的挥发酚对人所造成危害.本方法通过的就是外标法,对土壤... 相似文献
55.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传统图像人脸识别方法存在识别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二元模式的图像人脸识别方法。通过二元模式线性提取方式,获得图像局部纹理特征,运用不同数量的自数据模块,解决LBP无法提取尺寸过大特征问题;通过扫描编码后加强人脸五官特征,随后根据光照变化运用小波变换域进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像实施Gamma校正、高斯差分和对比度变换处理,利用划分的数据块获取对应图像的直方图,从而得到对应人脸图像的有效特征,最后通过对比度和压缩指数完成人脸图像识别。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光线变化、部分阴影问题,对人脸图像识别得准确度高达97%,且识别用时低于14 s,具有计算简单、效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57.
58.
进行基因组学的研究,需获取高纯度的基因大分子[1-3],而高原地区由于压力等因素,使得提取试剂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提取DNA的浓度、纯度大幅下降,且DNA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污染较为严重,原因主要是提取方法、试剂剂量以及溶液配制等方面.通常提取DNA的方法应经济有效,可适用于-20℃以下冷冻的血液样本,同时保证DNA质... 相似文献
59.
以乙醇溶液作溶剂,采用振荡法提取玉米芯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玉米芯黄酮提取的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经检验该回归方程是合理可靠的,能够较好的预测玉米芯黄酮的提取率。优化了玉米芯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样品粒度,而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粒度80目,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5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实测值可达0.289%,实测值与理论值(0.294%)相差较小,相对误差为1.72%,充分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