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62篇 |
免费 | 4114篇 |
国内免费 | 24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7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188篇 |
化学工业 | 13192篇 |
金属工艺 | 649篇 |
机械仪表 | 930篇 |
建筑科学 | 1816篇 |
矿业工程 | 730篇 |
能源动力 | 382篇 |
轻工业 | 3917篇 |
水利工程 | 470篇 |
石油天然气 | 2350篇 |
武器工业 | 192篇 |
无线电 | 25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10篇 |
冶金工业 | 383篇 |
原子能技术 | 219篇 |
自动化技术 | 89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902篇 |
2023年 | 1516篇 |
2022年 | 1711篇 |
2021年 | 1926篇 |
2020年 | 1786篇 |
2019年 | 1631篇 |
2018年 | 998篇 |
2017年 | 1150篇 |
2016年 | 1327篇 |
2015年 | 1442篇 |
2014年 | 2326篇 |
2013年 | 2115篇 |
2012年 | 2422篇 |
2011年 | 2510篇 |
2010年 | 2249篇 |
2009年 | 2317篇 |
2008年 | 2424篇 |
2007年 | 2154篇 |
2006年 | 1884篇 |
2005年 | 1746篇 |
2004年 | 1516篇 |
2003年 | 1149篇 |
2002年 | 925篇 |
2001年 | 743篇 |
2000年 | 656篇 |
1999年 | 600篇 |
1998年 | 518篇 |
1997年 | 438篇 |
1996年 | 400篇 |
1995年 | 346篇 |
1994年 | 301篇 |
1993年 | 247篇 |
1992年 | 262篇 |
1991年 | 234篇 |
1990年 | 183篇 |
1989年 | 201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62.
63.
篮球制作中将无溶剂聚氨酯环保材料作为首选材料,即满足篮球弹性性能,又能达到节能环保要求.文章对无溶剂聚氨酯材料应用进行解读;通过半预聚体、预聚体等方法探究无溶剂聚氨酯弹性体制备过程;分析无溶剂聚氨酯弹性体基本性能、力学性能、耐介质性能等. 相似文献
64.
随着油田多年的开采,我国很多油田的发掘都已经进入了末期。国内各油田为了提高采油率,常见的开采方式为化学驱采油。化学驱采油同样有很多不足,若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含油污水会不断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分离难度。简要介绍了含聚污水的来源以及特征,并综述了目前常见的含聚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如重力分离法,水力旋流法,聚结气浮法,加药气浮法;化学方法,如添加絮凝剂,水质改性技术,以及两种新型处理方法,如微生物法,微波辐射方法,提出了国内今后含聚污水的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考虑到传统大规模数据聚类分析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数据聚类分析算法。定义云空间内的数据变量,计算数据点密度,以计算出的密度数据为基准,整合为两个不同的数据集合,不断循环删除集合内局部密度低于平均密度的离群点,得出聚类中心。筛选远离聚类中心的点,计算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相似系数,将保留下来的数据点划分为聚类区域,采用层次分配方法将聚类数据点分配到聚类区域中,完成大规模数据的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聚类分析方法相比,所提聚类分析算法的收敛速度最高可达10 mm/s,收敛速度更快,说明该算法的收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经高温固溶处理后匀速冷却的Al-0.35%Si合金样品,晶界上可观察到富硅的析出相,析出量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高温固溶处理,再在较低温度二次固溶处理不同时间后匀速冷却的样品,25min的晶界析出量最大;对于25min二次处理后直接水淬样品,晶界上可观察到1μm以上的析出相。实验结果表明,硅在铝界上存在着硅-空位复合体导致的非平衡偏聚。 相似文献
67.
与天然聚合物相比,生物合成聚合物材料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精确调整结构,稳定性高,加工性能强,因此备受关注。多肽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基于N-取代甘氨酸主链的仿生聚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可以弥合蛋白质和本体聚合物之间的物质鸿沟。类肽则结合了生物聚合物的序列特异性和传统合成聚合物更简单的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稳定性的优点。它们是高度可设计的,因为数百种化学性质不同的侧链可以从简单的类肽聚合物的构建体中引入。主要综述了类肽聚合物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和纳米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