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血液细胞因子水平及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个试验组分别经腹腔注射2.5、5、10、20 mg/kg LPS,注射6 h后,经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6和IL-8水平;同时采集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组织样品,做组织切片后进行HE染色,测量小肠段绒毛高度(villus height,VH)和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结果试验组小鼠肠道碱性磷酸酶(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IAP)及细胞因子水平在LPS浓度为5 mg/kg时达到高峰,随着LPS浓度的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VH值降低、VH/CD比值下降。结论小鼠在注射5 mg/kg LPS时,可诱导肠黏膜损伤,使得各细胞因子浓度达到最高,后续可作为炎症性肠炎模型适宜的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PS)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BV-2细胞分成对照组、LPS组、LPS+氟西汀组、LPS+PPS(PPS分别为4、8、16μmol/L),处理24 h,二氯二氢荧光素二氢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液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D206、CD16/32、NF-κB p65水平。动物实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氟西汀组、LPS+PPS低剂量组(20 mg/kg)、LPS+PPS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10只,测试抑郁样行为,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18的浓度,分析海马组织CD206、CD16/32、NF-κB p65、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4、8、16μmol/L PPS能极显著降低ROS荧光相对强度(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苦荞蛋白源肽AFYRW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AFYRW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内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水平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酶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 )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和TNF-α的诱导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抗TNF单抗)对其的影响,探讨TNF超家族参与牙周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PLFs培养至第6代, 加入不同浓度的脂多糖(0、0.1、1、10、100 μg/mL)培养 24 h,分为命名为Z0组、Z0.1组、Z1组、Z10组、Z100组,并取Z1组浓度的脂多糖,在加药的同时加抗TNF单抗 75 μg/mL( Z1+75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Western blot法测定TRAIL 和TNF-α mRNA或蛋白的表达。结果: Z1组、Z10组HPLFs 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Z0组或Z0.1 组(均P<0.05),Z1组与Z1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Z100组显著高于Z0组(P<0.05)且与Z0.1组、Z1组和Z1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Z1组或Z10组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Z0组或Z100组(均P<0.05);Z1组与Z10组之间,Z0组、Z0.1组和Z10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LFs TRAIL 蛋白的表达水平在Z1000组0.1组1组(均P<0.05 或<0.01);Z10组显著高于Z0组或Z100组(均P<0.01),但与Z0.1组或Z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TNF单抗治疗后TRAIL mRNA及蛋白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Z1组(P<0.05 和P<0.01)。TRAIL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819,n=30, P<0.01)。结论: HPLFs经脂多糖诱导后,其TRAIL和TNF-α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下降,且随脂多糖的浓度变化而相应地变化,这种诱导作用能被抗TNF单抗所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虫草素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以LPS激活小胶质细胞使NO大量释放,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虫草素(0.1~10 μmol/L)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测定小胶质细胞NO释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的mRNA表达。以硝普钠作为NO供体,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作为自由基的供体,分别考察虫草素对NO和DPPH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分别以H2O2和以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损伤小鼠PC12神经元细胞,MTT法考察虫草素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此外,以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虫草素能够显著抑制LPS激活的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NO产生及iNOS mRNA表达,同时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虫草素具有显著的NO清除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虫草素本身对PC12小鼠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抑制H2O2或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此外,虫草素可显著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中SOD活性。结论:虫草素可通过抑制iNOS转录和直接清除NO而抑制LPS激活小胶质细胞的NO产生;虫草素还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而对PC12神经元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也可通过提高SOD活性而保护H2O2损伤的PC12细胞。因此,虫草素可能对与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范小龙  董华强  张英慧  刘欣 《食品科学》2014,35(21):186-189
探讨多穗柯三叶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抗炎症作用。以3、30、300 mg/(kg·d)3 个剂量组的多穗柯三叶苷灌胃小鼠3 d后,腹腔注射0.1 mg/kg LPS,观察三叶苷预处理对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反应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NF-α和IL-6蛋白水平。结果表明,3 mg/(kg·d)三叶苷剂量组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分泌,降低肝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多穗柯三叶苷对小鼠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清除脂多糖/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endotoxin, LPS)和吞噬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网格蛋白抑制剂(monodansylcadaverine, MDC)、内体酸化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 C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以选择恰当的药物工作浓度;激光共聚焦法检测青蒿琥酯及MDC、CQ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FITC-LPS的影响;分别采用激光共聚焦和菌落集落形成计数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大肠埃希菌的影响;逆转录PCR检测青蒿琥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SR-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DC和CQ浓度分别小于 25 μg/mL 和 20 μg/mL 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无影响;MDC、CQ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LPS,青蒿琥酯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LPS的内化,而且青蒿琥酯可增加MDC和CQ处理的巨噬细胞内化LPS的功能。激光共聚焦和菌落集落形成计数实验均显示青蒿琥酯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的内化能力。逆转录PCR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可增强LPS处理或未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R-A mRNA的表达。结论: 青蒿琥酯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化LPS、大肠埃希菌的能力,该作用可能与SR-A mRNA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慢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探讨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肠壁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的出现和转移变化情况。方法: 将48只雄性C57BL/6J小鼠,6周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PD 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制备PD小鼠模型,通过转棒实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PD模型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出现和转移变化。结果: PD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PD模型组小鼠的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严重损失;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最先出现在肠道,随着时间的延长,α-Syn转移到中脑黑质致密部。结论: 在LPS诱导的PD模型中,其典型的病理改变(α-Syn的沉聚)起始于结肠神经,并逐渐发展到中脑黑质致密部,进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与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含量,以替代小鼠免疫力试验方法。方法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并分析与小鼠免疫力试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与疫苗保护力呈正相关。结论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能够反映疫苗的保护力,为进一步替代小鼠免疫力试验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肥胖与肠道菌群对能量的过度摄入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发现人体肠道中与肥胖有关的细菌主要有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其中梭菌属是厚壁菌门中非常重要而且数量庞大的一类菌。研究表明肠道梭菌属细菌代谢是导致机体能量摄入过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肠道菌的多糖水解酶降解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提供机体额外的能量,细菌脂多糖的吸收增多促进机体能量过度摄入,饥饿诱导脂肪因子的表达受到抑制时能量更容易以脂肪的形式蓄积,这些因素均与肥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但是目前对肠道梭菌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仍未被阐明:1)梭菌是否是多糖水解酶的主要来源;2)多糖水解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对能量摄入的贡献;3)梭菌占优对细菌脂多糖的产生与吸收的影响;以及4)梭菌对FIAF表达的影响等。本文提出了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