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ovine mammary fibroblast,BMFB)增殖速率、胞内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BMFB,用LPS(终浓度10μg/mL)刺激BMFB不同时间后,经CCK-8法检测BMFB的增殖速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MFB胞内TLR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分子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BMFB 0、1、3 h后,BMFB增殖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BMFB 6 h开始,试验组BMFB的增殖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BMFB 12 h后,TLR2、TLR4、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基因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FB可能通过TLR2和TLR4识别LPS,并与NF-κB信号通路级联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参与奶牛乳腺先天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2.
胡佳  高进  陈萍 《激光杂志》2011,(1):90-91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脑水肿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n=12):水肿组(L组,n=60).水肿组又按注射脂多精后6h、12h、24h、48h、72h分为5个亚组(n=12).向颈...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衍生物TMS(trans-3,5,4′-trimethoxystilben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P3代HUVECs,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TMS浓度(0、5、10、20、50、100μmol/L)对HUVEC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P6代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TMS(高、中、低浓度)+LPS组及PDTC+LPS组,Griess法检测各组细胞产生NO浓度;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1、NF-κB p65基因m 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1、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1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5、10μmol/L浓度组TMS对细胞存活率影响较小,50、100μmol/L浓度组中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低、中、高浓度TMS+LPS组与PDTC+LPS组细胞中NO浓度显著下降(P0.05);中浓度TMS+LPS组和PDTC+LPS组细胞中VCAM-1、NF-κB p65基因m 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PS组(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PS组(P0.05);正常对照组细胞胞质中有弱VCAM-1蛋白荧光表达,未见NF-κB p65蛋白荧光表达,LPS组可见VCAM-1和NF-κB p65蛋白的强荧光表达,中浓度TMS+LPS组和PDTC+LPS组中VCAM-1和NF-κB p65蛋白荧光表达均弱于LPS组。结论白藜芦醇衍生物TMS可抑制LPS诱导HUVECs表达NO、VCAM-1和NF-κB p65,且其抑制VCAM-1效应可能是通过NF-κB细胞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的,本研究为临床治疗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4.
研究发现被谷物脂多糖激活的东方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具有水解Bz-Val-Gly-Arg-PNA,Boc-Leu-Gly-Arg-PNA和Boc-Val-Leu-Gly-Arg-PNA等对硝基苯胺肽类底物的酰胺酶活性,这些肽类底物的羧基端都为Gly-Arg顺序。利用东方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和Bz-Val-Gly-Arg-PNA底物,建立了定量分析谷物及其产品中脂多糖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米粉和米糠的脂多糖含量高于面粉和麸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头孢曲松钠灌胃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研究抗生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的影响。通过宏基因组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质量分数;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脂多糖浓度。抗生素灌胃后可引起小鼠粪便中厚壁菌门增加,拟杆菌门减少;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质量分数下降;血清中脂多糖浓度升高。抗生素造成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有害菌的丰度增加并抑制益生菌生长;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短链脂肪酸质量分数下降及脂多糖浓度升高,促进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6.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疏水的Kdo2-lipid A和亲水的多糖长链组成,能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Kdo2-lipid A是LPS的生物活性中心,能被开发为新型疫苗佐剂。本研究在前期菌株基础上敲除与LPS庚糖合成相关waaC-waaF基因,构建了直接合成特殊结构Kdo2-lipid A、不含多糖长链的突变株BW003。通过薄层层析和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鉴定了BW003合成的Kdo2-lipid A结构;HEK-Blue h TLR4细胞和THP-1细胞刺激实验证实突变株及其合成的Kdo2-lipid A的细胞毒性均明显减弱;生化表型分析结果表明BW003较野生型呈现出更高的外膜渗透性、抗生素敏感性、疏水性及自凝集能力。本研究为后续新型疫苗佐剂开发和产业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研究铁观音茶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用脂多糖作用于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用吲哚美辛和不同浓度铁观音提取物处理,检测NO和IL-6的分泌情况,q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激酶(IKKβ),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核转录因子κB p65(NF κB p65)及其磷酸化产物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铁观音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NO分泌和IL-6蛋白表达量(p<0.05),抑制炎症相关基因iNOS、COX-2、TNF-α和MCP-1等表达,并极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KKβ、IkB和p65的磷酸化(p<0.01)。以上结果表明,铁观音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8.
149.
澳洲坚果油(MO)富含单不多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棕榈油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构建小鼠肠道损伤模型,研究澳洲坚果油脂对肠道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MO组(2.5 mL/(kg·d))、LPS组(5 mg/kg)、LPS+MO组,检测小鼠空肠组织病理变化、抗氧化指标、Toll样受体4/细胞核转录因子(TLR4/NF-κB)基因炎性因子、空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凋亡及炎症通路关键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油改善了LPS诱导的小鼠肠道病理形态;与LPS组相比,LPS+MO组显著增强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0.01),降低了丙二醛(MDA)水平(P<0.01);LPS+MO组TLR4和NF-κB mRNA转录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PS组;MO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肠道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P<0.01)。因此,澳洲坚果油具有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道损伤作用,与提高肠道抗氧化水平和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0.
朱锐  王忠 《广州化工》2023,(3):174-178+185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微量的内毒素就可以引起生物体发热,是炎症反应、脓毒症、败血症等疾病的主要诱发因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态氮化硅纳米孔检测单分子脂多糖的技术,利用电介质击穿法制备目标孔径,通过膜片钳监测脂多糖单分子的易位信息,分析得到在不同电压、不同孔径下脂多糖的构象变化,最终得到4.5 nm的最适检测孔径。本研究可用于临床医学检测、环境生物标志物的测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