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p2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到植物乳杆菌Lp2,研究其改善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的作用机制。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和干预组(LPS + Lp2组)。每日对干预组小鼠补充植物乳杆菌Lp2,4周后,对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构建急性炎症模型。通过对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评价,观察小鼠肝损伤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肠道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植物乳杆菌Lp2可降低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血清、肝脏和回肠组织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环氧合酶-2(COX-2)、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LPS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明显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LPS引起小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植物乳杆菌Lp2明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改善LPS炎症小鼠的肠道通透性,肝脏LPS显著降低。结论:植物乳杆菌Lp2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调节肠道通透性对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米糠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米糠多糖的主要组成、理化性质、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加工利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3.
改良热酚水法制备大肠杆菌O157∶H7脂多糖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宏新  刘晓阳  李宏 《食品科学》2006,27(10):273-275
采用热酚水法提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脂多糖(LPS),经浓缩酶解,离心分离得纯化LPS,酸解制得O-特异性侧链(O-PS),能有效去除核酸及杂蛋白,抗原具有鲎试剂凝集活性及对产蛋鸡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建立了一种改良热酚水法提取制备O157∶H7特异性脂多糖抗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探讨槲皮素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低脂对照组(low-fat diet, LF)、高脂喂养组(high-fat diet,HF)、高脂喂养+槲皮素干预组(50 mg/kg·BW,HF+Q)。槲皮素干预的给药方式为灌胃给予,每天灌胃1次,持续20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结构,ELISA试剂盒检测肠内容物中脂多糖(LPS)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肠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检测槲皮素干预对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影响。槲皮素干预显著减少肥胖小鼠的体重增加(p0.05),修复结肠组织形态学上的损伤,能够显著降低LPS含量至5.04 ng/mL(vs HF组:7.01 ng/mL,p0.05),分别抑制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39.04%)、IL-1β(17.73%)和IL-6(25.47%)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提示,槲皮素对肥胖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具有改善作用,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55.
该研究探讨元宝枫籽油对脂多糖(LPS,3.5 mg/kg)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机制。连续7 d灌服元宝枫籽油后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的变化,玉米油为对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的mRNA水平。元宝枫籽油显著抑制LPS致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元宝枫籽同时抑制LPS致损伤小鼠血清炎性因子(L-1β:155.66 ng/L、IL-6:75.42 ng/L、IL-18:90.31 ng/L和TNF-α:47.97 ng/L)及结肠炎性因子(IL-1β:188.85 ng/L、IL-6:57.88 ng/L、IL-18:52.29 ng/L和TNF-α:85.69 ng/L)水平;显著降低小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水平至81.53 ng/L(vs损伤组:113.59 ng/L,p<0.05),丙二醛水平至1.04 μmol/g protein(vs损伤组:1.60 μmol/g protein,p<0.05)。此外,与损伤组相比,元宝枫籽油分别抑制Nlrp3(41.80%)、Asc(49.85%)、Caspase-1(31.28%)和Il1β(39.83%)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元宝枫籽油能改善LPS致小鼠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内NLRP3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6.
宋家乐  钱波  王程强  曾榛  吴华  高扬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87-292,299
探讨柚叶总黄酮(PLTFE)对脂多糖(LPS,2 μg/mL)诱发Caco-2高通透性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Caco-2模型细胞以不同浓度的PLTFE(0、10、50、100、150 μg/mL)处理培养24 h进行后续实验。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依说明书使用试剂盒测定。酶联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介素(interlukin-1β,IL-1β)、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 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透过度用于评估细胞通透性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细胞IL-1β、IL-8、TNF-α、闭锁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封闭小带蛋白(ZO-1)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柚叶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受损细胞生存率至86.1%,抑制受损细胞中LDH的溢出(p<0.05)。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受损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的分泌及mRNA转录。此外,柚叶总黄酮可增强细胞紧密连接因子(Occludin、claudin-1、ZO-1)的mRNA转录,抑制MLCK的mRNA转录,改善细胞间高通透性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提示,柚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能通过上调细胞内细胞紧密连接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显著改善LPS造成的Caco-2细胞间高通透性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57.
以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LPS)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酚水法提取及酶解法、氯仿/甲醇沉淀法纯化,测算LPS产率及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SDS-PAGE电泳银染法分析纯度。并通过巨噬细胞Ana-1模型来评价纯化LPS样品的毒性和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纯化后LPS产率为1.22%,蛋白质含量为1.53%,核酸为0.79%,SDS-PAGE主要条带清晰,位置与LPS标准品相同。经纯化LPS样品处理后Ana-1细胞活力降低了21.20%,Ca~(2+)荧光强度为1.67±0.19,与LPS标准品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该试验提取、纯化得到的LPS样品纯度高,且有较高毒性与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探讨了知母皂苷元(S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1向M2亚型的极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评价SAR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M1和M2亚型,检测p-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亚基65)、p-p38(磷酸化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38)和PPARγ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SAR 0.01~1 μmol/L浓度时对正常状态和LPS 100 ng/mL诱导的炎症状态下BV2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10和25 μmol/L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与正常组相比,LPS组NO释放量增加了22.64%,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上调了25.5%、13.28%和48.21%,而IL10的表达量下调了14.97%,Cox2阳性和Ym1/2阴性表达的M1亚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加,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分别是正常组的2.80倍和1.86倍,PPARγ的表达量降低了73.90%;与LPS模型组比较,SAR在0.1和1 μmol/L浓度时能抑制NO的释放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0.1和1 μmol/L SAR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亚型极化,显著降低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并上调PPARγ的表达。知母皂苷元的抗炎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PPARγ而抑制p65和p38的磷酸化,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亚型极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炎症效应分子NO的释放。  相似文献   
59.
研究酱香型白酒中非乙醇物质(maotai-flavor liquor extract,MTE)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氯仿萃取及真空冻干获得MT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其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IEC-6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检测MTE及MTE中26种化合物对LPS诱导的IEC-6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MTE及α-雪松醇处理细胞对NO及相关炎症因子IL-6、IL-8、TNF-α、IL-10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TE、α-雪松醇(0.22 mg/mL)可显著提高IL-10分泌、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迁移能力,降低IL-6、IL-8、TNF-α等的分泌,上调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酱香型白酒中含有的非乙醇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α-雪松醇可显著降低LPS诱导引起的IEC-6细胞凋亡,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的分泌及提高IL-10分泌发挥抗炎能力。  相似文献   
60.
《Planning》2016,(25):90-92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是慢性牙周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姜黄素是姜黄的活性成分,其拥有强有力的抗炎活性并能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有控制炎症和骨吸收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